汪昌銀
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電子商務在農村興起并向縱深發展,博興灣頭村草柳編產業正是在這一發展過程中走上了轉型之路,逐漸成了遠近聞名的淘寶村。然而,經過多年的自發式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制約瓶頸開始顯現。產業升級困難,創新能力不強,資金不足、融資難,與傳統招商引資觀念不一致。如何破解這些難題?通過對博興淘寶村灣頭的調查與思考,建議通過政策引導,行政推動,以優質的環境吸引優秀人才,把資金和培訓作為扶持的著力點,產業經營要凸顯地方特色,樹立“人無我有,人有我獨”經營的理念。
關鍵詞:農村電子商務 制約瓶頸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TP1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4(c)-0246-01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電子商務在我國工業、農業、商貿流通、交通運輸、金融、旅游和城鄉消費等各個領域的應用逐漸得到拓展,應用水平不斷提高,逐步形成與實體經濟深入融合的發展態勢。同時,網商大量聚集在農村、將淘寶作為主要交易平臺的農村電子商務(即俗稱的“淘寶村”)應用而生,并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越來越明顯的作用。2014年12月23日,阿里研究院發布《2014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國共有211個淘寶村,19個淘寶鎮,分布于10個省市,涵蓋網店7萬多個,帶動28萬多人直接就業。“淘寶村”的出現,破解了農村信息化難題,對拉動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村創業和就業、縮小城鄉差距、有效提高農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縣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博興灣頭村草柳編產業正是在農村電子商務的興起與發展過程中,走上了產業轉型之路,逐漸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淘寶村。
1 博興灣頭草柳編從傳統向現代的發展歷程
灣頭村的草柳編已經有800年的歷史,最初的草柳編僅是灣頭人謀生的技能之一;2000年前,主要以實體店鋪經營草柳編產品,以批發的形式向外拓展、向商品化邁進;2003年以后,部分批發商開始接觸阿里巴巴,初步將網絡作為銷售平臺;由于網店比實體店經濟、信息傳播快、覆蓋面廣,優勢較明顯,2006年后一些年輕村民陸續在網上注冊網店,網店銷售進入到快車道;2009年,開網店的人數和銷售額度上了一個臺階,逐漸形成規模,成為名副其實的“淘寶村”;2011年,一些大學生回鄉加入到開網店的隊伍中來,人才的重要作用開始在“淘寶村”凸現;到2012年,村里有2000人參與草柳編產品的加工銷售,有40多家實體加工點,500多家網店,20多家快遞公司為其服務,草柳編產業有了近億元的銷售額度。
2 博興灣頭“淘寶村”的發展瓶頸
灣頭“淘寶村”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實現了由傳統向現代的轉型,但快速發展中的瓶頸開始顯現。
(1)產業升級面臨挑戰。網銷產業整體水平不高,網商之間砸價競爭現象突出,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售后服務難以跟進;多數產品缺少品牌,缺少設計能力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缺乏時尚元素,相互抄襲現象嚴重。
(2)創新能力不強。灣頭草柳編從業者多為中老年留守人員,就地生產、就地上網銷售,節約了成本,這也是“淘寶村”的優勢,如果把店鋪搬到城市,勢必增加產品成本,其固有的競爭優勢減弱。但這恰恰成了“淘寶村”轉型升級的制約因素。目前,農村的生活條件、基礎設施等相對滯后,無法吸引中高端人才,即使同樣工資,多數員工更愿意去城市工作,人才匱乏導致創新能力不強。
(3)發展資金不足、融資難。草柳編經營一般都是現款現貨,流動資金需求量大,而農民可抵押的資產較少,商業銀行貸款門檻較高,放貸謹慎,資金因素導致商戶發展空間受限,創業面臨難關,再加上土地、政策等因素的影響,轉型升級、規模化經營無從做起,依然無法擺脫家庭作坊式加工銷售模式的束縛。
(4)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與地方招商引資的傳統觀念不一致。傳統的招商引資主要以大項目、大產業為主,往往忽視了農村電子商務這一新業態。根據調查,灣頭村電子商務發展多年,基本是群眾依靠自身探索與打拼,自發成長,政府的作用微乎其微,缺乏地方政府的規劃、指導及政策扶持,導致網店的簡單復制和盲目擴張現象嚴重。
3 對博興灣頭村草柳編電子商務發展的思考與建議
(1)正確認識農村電子商務的意義,政策引導,行政推動。思維決定行動,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對農村電子商務的正確認識,對推動灣頭“淘寶村”走上規范化、產業化道路產生重要影響,有必要對這一新業態的長遠發展承擔相應的責任。一方面,及時制定農村電子發展規劃,出臺扶持電商發展的政策措施,落實和調配專項資金引導,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另一方面,積極自建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平臺,為廣大電商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具體問題,引導和幫助他們實現跨越式、可持續發展。
(2)以優質的環境吸引優秀人才。做電子商務是互聯網技術與商務的結合,不同于傳統商業行為,不宜用傳統商業思維從事經營,大量的專業人才是電商的決定性因素,具有互聯網思維的年輕人才是電商的主體。近幾年,在銷售數據的誘惑下,在外的博興年輕人開始向灣頭村回流,通過電子商務形式銷售草柳編工藝品。根據調研,大多數年輕人待在農村的時間超不過一年。可見,能不能留住人才,特別是中高端人才,這才是灣頭“淘寶村”產業轉型和長遠發展的關鍵。
(3)啟動扶持政策,把培訓和資金作為著力點。資金和培訓,是當前農村電商發展最需要的兩項扶持。農村電子商務是個新業態,需要良好的創業理念、清晰的創業思路和具體的實踐技能,專業的培育指導不可或缺。所以,政府組織電商人才培訓很有必要,特別要加強“淘寶村”店主網店運營、市場營銷、網店設計、融資、網商品牌戰略、知識產權等多方面的培訓。必要時,可聘請電商業界和淘寶專家為村里的淘寶店主學員們指點迷津。
(4)凸顯地方特色,樹立“人無我有,人有我獨”經營的理念。一味追求數量上的規模,忽視質量,會造成產品品種單一,質量參差不齊,最終富有地方特色的工藝價值無法真正融入到產品中去,長此以往,傳統的民間工藝只會在沖擊中被埋沒。政府應在打造品牌、創新規模、精深制作上多加指導,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鼓勵創新,特別要在傳統手工藝中導入現代科技、工藝元素,挖掘和提升其文化價值和市場價值,實現手工藝品從實用價值向觀賞價值的轉變,研發出與現代生產生活相適應的產品,從而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
4 結語
總之,“淘寶村”作為一種新型的經營業態和營銷模式,在其發展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產業不斷轉型升級的問題,未來發展必然會走由一般產品制作向品牌經營轉變,單一經營模式向制造與營銷的分離轉變,經營方式由家庭作坊為主向工廠化、公司化轉變,特色產業向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基層政府的服務由粗放、單一向多樣、精細、中介委托方向轉變這樣一個過程。
參考文獻
[1] 陳剛.荷載“淘寶村”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J].金融發展研究,2014(8):67-72.
[2] 駱瑩雁.淺析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與應用[J].中國商貿,2014(2):72,75.
[3] 鄧曉峰.龍巖培斜淘寶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龍巖學院學報,2014(30):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