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淑平
【摘 要】本文以古印第安人的著名諺語“如果我們走得太快,停一停,讓靈魂跟上前進的腳步”來形容當今教育現代化進程中重教育裝備等硬件的現代化,忽視教育觀念、教育管理等軟件建設的做法,直指在追求教育現代化的路上,其前行的步伐走得越快,教育現代化的靈魂被丟下的距離也就越遠,最終將本末倒置,忘記了為何而出發,忘記了目標在何方。
【關鍵詞】學校 教育現代化 思考 校長
一、何為教育現代化
《國家中期教育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指出:中國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所謂教育現代化,就是用現代先進教育思想和科學技術武裝人們,使教育思想觀念、教育內容、方法與手段以及校舍與設備,逐步提高到現代的世界先進水平,培養出適應參與國際經濟競爭和綜合國力競爭的新型勞動者和高素質人才的過程。具體包括教育觀念現代化、教育內容現代化、教育裝備現代化、師資隊伍現代化、教育管理現代化等。
二、實施教育現代化中的誤區
目前,全國各地紛紛加大教育投入,為推進教育現代化加油助力,這是令人可喜的。但也有不少地方、學校在教育現代化實施中偏重于教育裝備等硬件的現代化,忽視了教育觀念、教育管理等軟件的現代化。這種現象在新城區和城鄉結合部學校尤其突出。不少新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的學校定位高,投入大,校園面積、校園環境、教學設施等硬件遠超城市中心學校,甚至不惜重金,想方設法貸款、挪用資金,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建造亭園式、歐式的校園建筑,引進琳瑯滿目的先進教學設備,其辦學條件氣派得甚至堪比清華、北大。
首先,學校領導現代化意識淡薄,管理隊伍觀念和方法與學?,F代化的高端定位不相適應,學校管理仍停留在農村學校小作坊經營模式,低效高耗。只顧購買硬件設備當“花瓶”,購置的設備當寶貝收藏,不愿讓教師、學生使用,更不考慮如何培訓應用,不能發揮設備投入的效益,致使現代化的教學、辦公設備淪為擺設,氣派的教學大樓和大量的現代化辦公設備(電腦、空調、教學平臺等)因巨額的維護費用使辦公經費日益捉襟見肘。
其次,教師隊伍的現代化意識淡薄,教師教育教學理念、方法、職業境界等與學?,F代化的高端定位不相適應。教師仍滿足于傳統教育的一張嘴、一本書等手段,或僅把計算機、投影設備當幻燈機用,沒有真正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探索、創建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上課靠灌、下課靠做、題海戰術、疲勞轟炸等傳統功利思想仍左右著教育教學,教師疲于應對備課、上課、批改作業、上級下達的各類任務,越來越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掩飾不住越來越缺失的職業幸福感。
再次,師生的氣質面貌也與學?,F代化的高端定位不相適應。所謂的“穿起龍袍不像太子”,物質上的“洗腳上田”與精神上的“洗腦進城”仍存在相當一段距離,校園文化尚未內化于師生的心靈,外顯于師生的氣質形象。
三、讓靈魂跟上前進的腳步
古印第安人有句諺語:“如果我們走得太快,停一停,讓靈魂跟上前進的腳步。”教育現代化的靈魂何在?筆者認為,教育觀念的現代化是其“靈”,教育管理的現代化是其“魂”,只有做到這兩者,教育才能真正實現現代化。
而當下不少地方與學校埋頭追求教育裝備等硬件的現代化,忽視教育觀念、教育管理等軟件現代化,其前行的步伐走得越快,教育現代化的靈魂被丟下的距離也就越遠。只知埋頭趕路,靈魂趕不上前進的腳步,腳印就將越來越淺,最終將本末倒置,在紛亂的世界里忘記了為何而出發,忘記了目標在何方。
四、校長的現代化意識是實現學校教育現代化的關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要想評價一個學校,先要評價它的校長?!睙o數實踐證明,有什么樣的校長,就有什么樣的學校。因此,在推進學校教育現代化的進程中,校長是否具有現代化意識,將直接影響學校教育現代化的發展進程。
1.校長要有終身學習的現代化意識
現代科技信息的迅猛發展清晰地告訴我們:一天不學習就會落后。
學校領導要成為“師者之師”,就更應具有終身學習的現代化意識,向同行學習,向前人學習,向社會學習,甚至向教育對象學習。
其次,校長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教學觀等還會通過其干預和管理行為反映到教師身上。如果校長的教育理念本身與社會及教育自身的發展不相適應,教師的教育行為就會相對滯后,就跟不上教育發展的需要;如果校長能夠高屋建瓴,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教育觀點和思想,那么教師就會不斷探索追求,始終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
因此,校長只有在不斷學習、終身學習中才能跟上現代化信息社會的步伐,學習和借鑒他人的經驗,逐步辦出自己的特色,真正走上教育現代化之路。
2.校長要有專業成長的現代化意識
校長專業化、職業化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全面提高辦學效益和教育質量的必然舉措。作為一校之魂的校長,其專業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就決定著學校管理水平的優劣,這也是人們常說的“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
校長應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這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校長首先應當是一位教育專家,有扎實的所教學科的專業知識,有嫻熟的教育技能技巧,這是確立校長權威的基礎;二是校長必須熟悉教育管理科學知識,精通教育管理理論、方法和技術,并能夠運用這些管理知識進行管理。優秀的教師不等于是好校長,校長除了能夠上好課之外,他更多的時候是一位組織者、管理者、服務者和引導者,而引導者更是重中之重,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學校領導首先是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的領導?!?/p>
3.校長要有資本運營的現代化意識
隨著辦學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學校與市場的關系日益密切。這就要求校長必須要有資本運營的現代化意識,既要懂得教育規律,又要懂得經濟規律,要把經營管理思想引入教育管理領域,要從單一的行政管理型轉為經營管理型。
學校可以把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都看作可增值的資本,通過布局結構調整和資源重組,盤活現有教育資源,提高辦學效益。如可借鑒市場營銷的經營理念,根據社會利益和市場需求去培養學生,提高學校質量、知名度去占領教育市場,以追求學校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又如樹立成本效益的經營理念,一改過去辦學不計成本的狀況,充分挖掘現有學校物力、人力資源的潛力,杜絕一方面辦學經費拮據,一方面現代化設備一年也用不上幾回的物力浪費,杜絕一方面人員臃腫、兩三人共一崗,一方面師資緊張,好的人才無法流通進來的人力浪費,最大化提高辦學效益。
4.校長要有品牌經營的現代化意識
“當無形資產大于有形資產時,企業就成功了。”根據全球著名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公司的分析報告,《財富》雜志排名前250位的大公司有近50%的市場價值來自于無形資產,其中品牌價值無疑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學校也一樣。在教育市場化的形勢下,當品牌學校這一無形資產大于有形資產時,不僅可以為學校帶來更好的辦學效益,更能使學校獲得更好的可持續發展。如優質學校通過強弱兼并、強強聯合等品牌輸出、品牌擴張、連鎖經營做法,利用社會對學校原有品牌的信賴,擴展辦學空間,擴大辦學規模,將校名、名師隊伍等無形資產最大效益化,最終增強學校的市場競爭力,實現辦學效益最大化。
現今,教育發展不平衡的狀態依然存在,發達地區與落后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區域教育的布局等仍存在著較大差距。要在短期內依靠政府的投入來完全改變這種現狀是不可能的。而利用品牌學校在教育資源配置上的優勢,非品牌學校、薄弱學校通過與品牌學校結盟,既依托他人優勢提升了自身品牌價值,又促進了薄弱地區教育事業的均衡發展,最終實現雙贏。
實踐告訴我們,一個優秀品牌的誕生是不容易的,形成以后也不是一勞永逸的。假如一所學校沒有品牌經營的現代化意識,缺少對品牌這一無形資產的長遠規劃、長期投資,總是抱著“酒好不怕巷子深” 的老理兒盲目自信、自我封閉,那么即使這所學校有較高的教育教學質量,最終也不能形成品牌優勢,更無法促進品牌價值的再升值。因此,一校之長必須要有品牌經營的現代化意識,要從辦學理念、教育品質、校園文化這三方面去精心打造、持久經營學校品牌。
教育現代化既是一個發展目標,也是一個實施過程,教育觀念的現代化是其“靈”,教育管理的現代化是其“魂”,而校長的現代化意識是實現學校教育現代化的關鍵。在追求教育現代化的路上,如果我們走得太快,停一停吧,讓靈魂跟上前進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