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啟桂
摘 要:現代小學數學教學講求讓學生在生活中積累數感并滲透數學計算意識,它摒除了傳統小學計算教學中的單一性和枯燥乏味。探討了傳統數學教學現狀中的弊端,并提出了一些符合現代小學計算教學的策略,希望借此來解決目前小學生計算能力普遍不高的現狀。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計算能力;傳統教學現狀;教學策略
一、傳統小學計算教學現狀
受應試教育影響,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都是通過題海戰術和機械練習來訓練學生的解題能力,它過于重視計算結果,卻忽略了計算的方法和過程,根本無法提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也不能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具體到數學教學課堂上,目前教學方法依然是以教師為主體,以課本為基礎,根本不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和興趣需求,更沒有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學內容,無法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其次就是計算練習雖多但是過于機械性,不注重培養學生靈活計算、舉一反三的能力。而習題往往千篇一律,漸漸讓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這些都是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策略
1.情景教學
計算教學應該時刻切合實際,創造情景教學的環境,將數學知識導入課程中,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通過課件來表達一個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動畫場景,讓學生被動畫所吸引而主動去數畫面中的事物,例如有幾只小鳥、幾棵樹、幾朵花等等。再比如說讓學生計算身邊事物的數量,例如自己有幾支筆、幾本書、家里有幾個杯子、幾個房間等等。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際操作來鍛煉他們在生活中數讀的能力,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讓他們真正地理解數學計算。
2.計算交流
如上文所說,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了解他們的心理后教師也可以因材施教,設置符合學生心理走向的課程內容。也要教育學生要通過自己的實踐來感知計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告訴他們數學計算可以解決許多生活問題,讓學生明白數學學習的意義。
3.學習生活化
灌輸給學生“學習無處不在”的意識。例如,在平均數的學習中,讓學生在課余尋找一些素材來進行平均數的計算,比如計算自己家人的平均年齡,并在課堂上和老師、同學探討;計算校園里平均每條甬道有多少盆花等等。這樣生活中的計算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計算技巧,也能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刻。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應該注重生活化和實踐性,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基本出發點,讓他們能夠主動學習并學以致用,在不知不覺中就增強了自己的計算能力和創造力。
參考文獻:
[1]劉艷玲.淺析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13(67).
[2]李平.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探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3).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