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玲
摘 要:隨著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程度的不斷加深,僅靠傳統的教學手段進行小學語文教學已經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在這樣的背景下,研究了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使用的幾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對它們的教學效果進行分析研究,以期為改善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效果提供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現代化教學手段;應用研究
科學測試表明,一般情況下,學生知識的25%是通過視覺感官獲得的,15%是通過聽覺感官獲得的。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進行了研究,找出了可以明顯改善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幾種方式。下面將結合教學案例進行具體分析。
一、幻燈片和教師講解的配合
幻燈片借助真實的事物圖像,展現課文場景,再現課文中的真實事物,增加語文教學的直觀性,為學生提供思維和表達的實踐機會,這有效彌補了小學生對語文教學內容了解較少、不能合理地進行想象、不能對課本內容進行再現的不足。同時,幻燈片還可以由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自行控制,這方便了小學語文教師對課文內容的詳略做更好的安排,而且與別的現代化教學方式所需要的設備比較起來,幻燈片的價格相對比較便宜。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師過程中使用較多。
比如,在教學《黃河象》時,教師要對“大象骨化石”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為了彌補學生想象力的不足,小學語文教師整理了很多關于大象骨化石的圖片,把它們制作為幻燈片,按照課文中的大象骨展示順序排列起來,從多個角度對大象骨進行展現。在幻燈片播放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結合課文內容和搜集到的關于大象骨的資料,對重點部分加以講解和補充。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從視覺和聽覺同時獲取了關于大象骨的相關知識,對課文內容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印象,方便了學生的記憶。
二、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利用唱片
唱片可以把無聲的書面語文通過有聲的口頭語言表現出來,比如,對課文的規范朗讀,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品讀課文,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內容,朗讀能大大拓展學生的思維向語言、內部語言向外部語言、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的轉化。同時,唱片還能播放一些和課文有關的音樂,這些音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印象。利用這種方式,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語感,而且能增加學生對課文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對小學語文教師教學效果的改善有很大的作用。
比如,在教學《威尼斯小艇》時,教師可以在具有濃郁歐洲風情的《小夜曲》的課堂背景中開始了《威尼斯小艇》全文朗讀,學生閉目傾聽,跟隨唱片的朗讀,學生開始神游威尼斯,之后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以唱片中的朗讀為范本,對課文進行朗讀。假如說,小學語文教師按照自己的理解對課文進行朗讀,可以讓學生對威尼斯這座城市的特點有簡單的了解,那么唱片播放的規范的朗讀,配合背景音樂的播放,則能夠把學生帶到具有濃郁異國風情的情調中,學生在理解基礎上的朗讀則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印象。這樣,學生對威尼斯特點的了解從知識性上升到了情感性的體驗。
三、利用多媒體,集合電視、電影等教學手段的優勢
電影、電視等教學設備可以靈活、立體地再現課文的場景,結合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形象,拓展學生的思維活動,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同時,電視、電影等教學方式都可以為作文提供豐富的素材和廣泛的寫作機會,它們還可以對小學生的作文進行反饋檢驗,讓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獲得更好的效果。
比如,在教學《鯨》時,教師對鯨的大小、進化和生活習性等幾個方面的內容都可以有所講解。學生通過小學語文教師的講解,對鯨的體積和生活習性都有比較全面的了解。但是,對鯨的進化過程,因為介紹得比較抽象,不太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生很難對這一過程有清晰的認識,這是本課講解中的一大難點。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這一課文時,用多媒體課件把鯨的動態進化過程展示出來,就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輕松地闖過難關,結合學生對多媒體課件的理解,讓學生從另一個角度寫關于鯨的作文,能夠讓學生對鯨有另一方面的理解。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利用多種現代化教學手段,不但能夠減小學生理解課文知識的難度,加深小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能夠讓學生對課文有情感性的體驗,改善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效果,提高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曾慶.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得與失[J].讀寫算,2014(24):303.
?誗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