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瓊丹
摘 要:隨著我國音樂藝術的全方面發展,也為鋼琴藝術的普及發展提供了可能,目前社會上對藝術的重視也是促進鋼琴藝術普及化發展的重要手段。該文在對社會上對鋼琴藝術的態度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從社會整體角度出發提出了我國鋼琴藝術普及化的對策。
關鍵詞:鋼琴藝術 普及化 社會
中圖分類號:G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3(c)-0233-01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日益發展、政治日趨穩定以及國家日益繁榮,我國的鋼琴藝術已經逐步從人們生活的邊緣逐步走向中心。目前我國的鋼琴藝術仍舊屬于高端藝術、貴族藝術,鋼琴文化傳承離不開大眾對鋼琴藝術的喜愛,鋼琴傳入我國己有很長一段歷史,但受眾仍舊少。要想使我國鋼琴藝術得到一個更加迅猛的發展,就有必要通過一定的手段和形式來完成這個過程。以往我國的鋼琴藝術是通過正規的學校音樂教育與非正規的私人教學等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使得我國的鋼琴藝術在我國開速起步,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文化底蘊的鋼琴文化。
1 我國社會對鋼琴藝術的喜愛的現狀分析
我國鋼琴藝術普及化的過程呈現多個發展階段,但是我國鋼琴藝術普及的大發展出現在改革開放后。目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日益發展、政治日趨穩定以及國家日益繁榮,我國的鋼琴藝術已經逐步從人們生活的邊緣逐步走向中心。鋼琴藝術的教育、鋼琴藝術的受眾面、鋼琴藝術帶來的視聽感受均給人們的藝術審美帶來了新的要素,最近越來越多的鋼琴藝術研究者注重將古典音樂植入到鋼琴藝術中來,尋求新的鋼琴藝術感受和鋼琴創作元素,鋼琴藝術的普及化也可以為古典藝術的傳播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時也使鋼琴藝術本身變得更加豐滿、立體和厚重,實現了鋼琴藝術的自身價值。因此要推廣鋼琴藝術,找到適合我國鋼琴藝術普及路徑,為了更好地利用這一鋼琴藝術普及途徑,就需要了解我國社會對鋼琴藝術的現狀,論文首先設定了指標體系,并對指標進行計量。
作者通過對部分社會人員進行調研(見圖1),得出如下結果:根據調查大部分人員喜歡音樂,只是沒有相應的條件。部分人員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相應的樂器樂學習尤其是鋼琴學習,鋼琴學習在調查人員中還是占有一定的比例,特別是對于業余時間較多的學生。根據調查社會人員對鋼琴藝術還是有一定的需求的,有大多數的人員希望學習鋼琴專業知識,而且對于學習的熱情也比較高,大部分人員都希望參加、參與學習鋼琴。
2 我國鋼琴藝術普及化對策
基于以上統計分析結果并結合相關專家、業內人士以及作者的實踐觀察等,本論文從社會人員需要的角度提出了我國鋼琴藝術普及化的對策。
第一,需要開設適應不同層次社會人員的鋼琴課,這些課程包括基礎性的鋼琴專業課程,晉升級別的鋼琴課程,提高級別的選修課程以及特定需求的特定鋼琴課程。通過這些適應社會人員不同層次、不同能力、不同水平的不同級別鋼琴課程的設置,豐富我國公民的學習生活。特別是要根據我國對音樂水平的整體需要的把控,進而實現有計劃的確立以課程設置的目標。
第二,需要特別展開主要是針對非音樂專業社會公民的鋼琴藝術大賽。通過比賽要集中精神提升不同層次、年齡、興趣、愛好的社會人士的鋼琴藝術水平及提升他們對鋼琴藝術的熱愛,通過鋼琴的演奏與欣賞挖掘社會人員的音樂潛力,培養他們在鋼琴上的綜合素質,讓社會人員,特別是非專業的社會人員對鋼琴藝術有更清晰的認識。
第三,需要完善針對社會人員的鋼琴教學內容與鋼琴教學方法。針對社會人員生理和心理特征,開設能引發他們興趣的鋼琴課。因此,要注重社會人員的心理生理特點研究。找出適應特定年齡、不同層次社會人員特點的鋼琴教學內容與方法,特別是要重視社會人員對鋼琴的興趣與相應鋼琴能力的培養。
3 結論
鋼琴傳入我國己有很長一段歷史,但受眾仍舊少。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日益發展、政治日趨穩定以及國家日益繁榮,我國的鋼琴藝術已經逐步從人們生活的邊緣逐步走向中心。要想使我國鋼琴藝術得到一個更加迅猛的發展,就有必要通過一定的途徑來完成這個過程。隨著我國音樂藝術的深入發展,給鋼琴藝術的普及發展提供了可能,培育對鋼琴藝術的興趣是促進鋼琴藝術普及化發展的重要途徑。該文在對普通高校開展鋼琴藝術普及化的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我國鋼琴藝術普及化的對策。
參考文獻
[1] 郭曉葵.高校中鋼琴課教學研究——提高非鋼琴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8(4):145.
[2] 張慧.我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師隊伍現狀管窺——寫在鋼琴教師演奏與交流活動之后[J].鋼琴藝術,2008(1):7-11.
[3] 劉凌飛.淺析鋼琴理論課教學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必要性[J].商,2014(7):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