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媚
【摘要】時代的發展對中職語文課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宗旨在于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的人才,要求學生更加主動地學習,發展能力;要求教師強化專業性,加強教學有效性。本文結合實際,從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綜合探討。
【關鍵詞】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師生關系;理解性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一、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一)教學內容上,堅持“夠用、實用”的原則
通過學校組織的下企業活動的一線調查,筆者發現語文能力對技術工作者來說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寫作能力。所以,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應以教學大綱為指導,堅持“夠用、實用”原則,篩選教學內容,突出職業特色。
1.夠用原則。
中職課程安排普遍存在課程多、課時少、課堂容量大的問題,所以起點較低的中職生往往對教師的課堂授課內容吃不消、消不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怠學問題。職業教育較升學教育多于實踐,于是有必要讓中職語文課堂回歸職業教育的本質,讓學生多“做”一些,篩選教學內容,增加實踐教學的比例,讓學生學有所用。
2.實用原則。
教師敏銳地抓住學生熱愛專業課這一特點,啟發學生從語文中發現與專業相關的內容,注重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強化學生的演講能力,訓練、提高學生的各類應用文寫作能力,從實用性角度出發,突出中職語文課堂教育特色,讓語文更加貼近生活。這樣的中職語文課堂將會成為一股活水,不但自身清澈還能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注入一股充滿活力的潛流。
(二)教學方法上,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將傳統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分析改為重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當然讀書也要講究技巧。學生通過誦讀,在課文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培養完整思考和表達的能力,體會文章情感,思想感情受到內在的震動與教化。
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內容。教師應該合理規劃、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內容,把握學生的思維節奏,結合中職學生的特殊性,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新課標強調學生要在愉快中學習,創設民主、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活力的有效手段。教師尊重學生、接納學生,鼓勵學生熱情參與、大膽表達,從而激發學生潛在的創造力,展現實用課堂的無限活力。
巧妙有效的提問。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倡導學生質疑問難,巧妙運用提問方法為學生創設一個學習和探究的自由氛圍,既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學習的主動性,又促進教學目的的達成。
(三)教學對象上,轉變學生觀、人才觀
根據多元智能理論,每個人的智力結構是有區別的,其接受知識的能力、人生觀也是不同的。所以忌用“一刀切”的方法應對所有學生。教師應該相信所有學生的能力,通過多元智能化的方法進行潛力培養,發現不同學生的閃光點,為不同學生提供均等的發展機會、不同的展示渠道,增加學生對語文課堂的興趣。對有暫時不良行為的學生,教師應用寬容的胸懷,采取針對性措施,轉變其錯誤的學習觀念,指引其往正確的方向發展。教師還要細心了解學生的生活,了解是為了溝通,溝通是為了更好地教化。
二、中職語文課堂融洽師生關系的建立
(一)轉變教師觀念
傳統的中職語文教育忽視了中職語文對專業和綜合能力的重要作用。事實上,中職語文擔當著幫助學生夯實語文基礎、培養語文能力的重任。因此,中職語文教學應該樹立“以能力為本”的新觀念,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和合作學習,改變教學現狀。
“以能力為本”主要體現在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以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讓中職學生更好地適應職業變化,中職語文教學工作可謂任重而道遠。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不能僅是簡單的授業、解惑,還應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
(二)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在設計有趣教學活動的同時,要積極鼓勵學生的熱情參與并給予適時的肯定,提高其自信。同時以現代多媒體助學,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自己解答,既鍛煉了思維又增加了樂趣。學習興趣提高了,自主學習也就開始了,學習實效自然也大大提高了。
三、走向理解的中職語文課堂
在中職語文課堂中,“理解性”更多地體現在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結合自己的經驗對學習內容加以探究,這是學生認識到知識重要性的表現,也是學生參加教學活動后能力和素質提高的表現。學生能夠理解知識、理解課堂是他們能力遷移到自身的真正標志,也是中職語文課堂的價值體現。
在構建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將理解作為孜孜以求的目標,不斷引導學生并把這一思想貫穿到整個教學活動其實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首先,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篩選,確定學生能夠持久理解的內容。其次,倡導學生在誦讀和實踐中理解,需先從具體的事物著手,逐漸抽象化,至最后實現“持久理解”的學習目標。在學習方法上,實施聽、說、讀、寫一體化的教學手段。第三,鼓勵學生自省。中職教育看重實踐,講究將所學加以應用。真正的教學效果是一個長久的顯現,急功近利是不可取的。
總之,語文學習要以理解為基礎,教師應讓學生明了中職語文課堂對其職業生涯的重要性,并結合實際,構建一個理解性的、遵循實踐原則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讓語文走進學生的心靈,讓職校教學成為學生人生的橋梁。
四、結語
作為新時代的學生,要懂得主動探索和反思并感受學習的樂趣。所以,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應該適應形勢、結合實踐,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既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也為學生今后的職業生涯打下良好的發展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天芬.中職語文教學現狀分析與策略[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0(03)
[2]梁有光.中職語文教學中和諧互助教學模式的實施[J].新課程(下).2014(0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