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涵
【摘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主要是通過教師的言語行為進行的。為此,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言語行為會給小學生的學習產生重要影響。筆者在本文中就小學語文教師課堂言語行為的功能和改進對策進行簡要分析,以期給相關研究者以有益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師;言語行為;個案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言語行為會直接影響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質量。為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正確認識其言語行為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不斷改善言語行為,以不斷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成效。
一、小學語文課堂言語行為的基本功能
小學語文課堂言語行為的基本功能可以分為以下幾方面:首 先,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言語行為具有情感交流功能。課堂言語行為是小學語文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最直接手段,其作為教師與學生溝通和交流的橋梁,可以借助生動形象的課堂講解,更好地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并通過富有情感性的課堂講解,渲染課堂氣氛,讓小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認識所學知識。
其次,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言語行為具有知識傳遞功能。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主要是通過教師的言語行為進行的,所以小學語文課堂言語行為的知識傳遞功能是課堂言語行為的主要功能。教師借助自己的言語行為對所教知識進行加工改造,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和吸收。對于小學生來說,其正處于學習的啟蒙階段,教師在課堂上的言語行為會直接影響其語文學習效果。
再次,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言語行為還具有評價導向的功能。對小學生來說,教師的評價會對其身心發展產生極其重要影響,教師在言語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肯定或者否定等態度都會對小學生的學習態度產生重要影響。小學語文教師的評價導向言語行為主要發生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在對學生學習行為的及時性評價上。對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尤其注重對學生進行積極肯定的評價,減少消極評價,以激發小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充分發揮教師課堂言語行為的積極價值。
最后,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言語行為具有審美示范功能。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其所使用的語言必須遵循語言規律,規范化的個人言語行為會對小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所選擇使用的詞語、語法等都是最規范的,以此來引導小學生正確理解漢語文化。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的言語行為可以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幫助其分辨美丑、優劣。
二、完善小學語文教師課堂言語行為的對策
首先,從小學語文教師的個人角度分析,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從以下三方面改進自己的課堂言語行為:其一,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言語行為必須遵守語言表達規范,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確保自己課堂用語的規范化,讓自己的表達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并做到條理清晰、層次分明,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小學生的言語行為習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其二,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言語行為必須貼近語文學科的教學特征。針對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讓自己在課堂上的言語行為具有情感性、示范性等特點。教師在課堂上用情感性的言語行為會帶領小學生進入感性化的人文世界,讓小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科的魅力。除此之外,小學語文對小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知具有重要的啟蒙作用,語文教學中所包含的漢字和文章會對小學生的未來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注意其課堂言語行為的示范性特點,在課堂教學中不講廢話,避免小學生模仿教師的不規范言語行為。
其次,從學校教學管理教學分析,學校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幫助小學教師約束和改善其課堂言語行為:其一,學校必須加強對小學語文教師言語技能的培訓。針對小學語文教師的職業特殊性,學校必須對其言語行為進行技能培訓。比如,學校可以通過開展普通話課程、言語技能講座等,幫助小學語文教師改善其課堂言語行為。普通話是小學語文教師必備的教學技能之一,只有具備標準的普通話教學水平,才能不斷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還必須不斷提高其課堂用語技能,確保課堂用語的規范化和邏輯性。比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敘述語一定要生動形象,闡述語言一定要通俗易懂,易于被小學生接受。其二,學校有必要改革教師評價制度。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言語行為評價方式主要受校領導的管理監督影響,其評價方式過于單一,不利于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也不利于教師不斷改善自己的課堂言語行為。為此,學校有必要改革目前的教師評價制度,能夠從多個角度去評價教師的課堂言語行為,讓教師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在教學中的優勢和不足,促使教師的課堂言語行為不斷向著專業化方向發展。其三,進一步活躍學校的文化氛圍。學校內部的文化氛圍也會對小學語文教師的言語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為此,學校可以通過舉行教師文化娛樂活動,讓教師自由參與,讓小學語文教師能夠在活動中不斷提高其自身的文化修養。比如,學校可以通過教師之間的詩歌比賽、開展文學社等方式,讓小學語文教師之間相互交流,進而完善其課堂言語行為。
三、結語
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言語行為對改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重要影響,但是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言語行為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影響了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為此,當下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認識到自身言語行為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不斷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言語行為,以不斷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陸昌萍.教師課堂評價言語行為的語用特征[J].語文建設, 2012(5).
[2]蔡寶來,車偉艷.國外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研究:熱點問題及未來趨向[J].課程·教材·教法,2013(12).
[3]馬會梅.教師教學的言語行為研究[J].遼寧教育研究, 2011(11).
[4]陳藹琦,曾淡君.用言語行為理論分析教師語言的語用功能[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