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顯倫
摘 要:教育即生活,生活化教學是新課程倡導的理念之一,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數學生活化教學,通過生活化的課堂背景,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生活中處處充滿數學,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這樣不但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發展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和獨創性,加強學生的理性數學分析,為以后學生的發展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
我國著名教育實踐家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數學知識源于生產、生活,并應用于日常生活。初中數學教學一定要注重和生活的密切聯系,構建生活化課堂,讓學生把所學知識和生活結合起來,用數學知識揭示生活道理,用生活現象驗證數學知識,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理論聯系生活實踐的意識。
1 數學語言生活化
語言是課堂教學中最為主要的信息傳遞和師生交流工具,教師的語言不但擔負著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和理論的信息,還是培養數學興趣,增強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重要因素。同樣的課堂,有的教師講起來,學生感到索然無味、抽象難懂;而有的老師講解起來卻極富生活氣息、生動形象,不僅沒有枯燥晦澀的味道,而且感到數學是如此的充滿生活氣息和情趣,學生熱情很高,學習效率也非常高。因此,初中數學教學一定要注重語言的錘煉,盡量把數學知識和原理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把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易于感知。
2 數學概念生活化
任意一個數學模型都是由生活化的數學問題不斷抽象得到的。通過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相關的生活化的數學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的數學本質。使學生自主思考所學內容,正在學習的是什么,學習這部分內容的必要性,這部分內容是由什么樣的數學問題抽象得到的,應用這部分數學內容,能切實解決生活中哪些數學問題,所學部分將重點應用什么樣的數學思維方法,以及這部分學習內容在數學的學習體系中是怎樣定位的。
以初中幾何部分四邊形的教學為例,充分應用生活化教學采用課上課下教學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采集日常生活中能見到的四邊形,規則的和不規則的分別有哪些?在同學們收集的四邊形案例中比較特殊的有哪些?通過同學們的總結,提出平行四邊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等,然后誘導學生進行思考,在這些幾何形狀中,相互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如什么樣的平行四邊形可以列入菱形的范疇?哪些矩形可以列入正方形的范疇?哪些菱形可以列入正方形的范疇?這些不同的四邊形的定義分別是什么?由此引出嚴謹的關于這些四邊形的幾何定義、數學概念。結合生活中的案例,學生自主思考得出的結論記憶效率較高,理解程度也比通過枯燥的教科書定義理解的要好。而且學生在學習初期易對不同的數學概念混淆,通過對生活中的場景和事物的回顧就可以及時地與相互學概念之間進行印證,從而強化對概念和幾何本質的理解。
3 課堂情境生活化
當所學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越貼近,學生自主接受新知識的程度就越高。通過對新教材的研究、分析,我漸漸地體會到數學本身不只是數字符號,它有更豐富、更深刻的內涵,它與我們平時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我設計的數學教學活動,都是建立在學生已有認知發展水平與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息息相關的教學情境,使教學內容趨于大眾化、生活化,使學生通過觀察、動手操作、小組交流、課后反思等活動逐步感悟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過程。如在講授《軸對稱》這一知識點時,我帶學生走進他們熟悉的校園進行參觀,并提問:你印象最深的校園建筑是哪一個?大部分學生選擇了新建造的特別氣派的學校校門,并引以為豪。我接著問:新校門的特點是什么?有的學生說高大威武,有的學生說兩個自動門大小一樣,有的說校門內的醫務室與保衛科的屋頂造型很相像……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興致高漲,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這時我及時引入軸對稱的數學概念,由于學生已經處在熟悉的可以形象感知的具體情景中,課堂效果特別好。
4 數學實踐生活化
現代教育理論提倡要多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不要認為綜合實踐活動只適合于語文一類的學科,對于數學學科同樣適用。教師要善于捕捉生活中數學信息,同時將數學信息運用于生活中,為學生設計各類綜合實踐活動。如教師可組織學生到實地考察,記錄所遇到的實際情形,每人設計測量的具體方案,然后分四人小組討論交流,再選擇幾種典型的解答在全班介紹。這樣學生積極性很高,想到了許多老師不曾想到的問題。如學習了多邊形內角和定理后,讓學生利用一種或幾種地磚,設計一幅美麗的地板圖案. 學校建了新校舍,要在長100米,寬80米的矩形空地上建造一個花園,要求綠化面積是空地的一半,請為學校展示你的設計. 這些例子很多,不同水平的學生都可以參與,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按照自己的思考設計方案,真正做到自主創新。
5 課后練習生活化
在練習教學過程中也應該善于采用生活化教學,使數學練習能體現生活化,學生把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采用創設生活化情境來引出教學內容,對于提高教學效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而數學是一門實用性學科,因此應該做到從生活中學習,并將數學知識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教師可以在課后給學生布置與實際生活關系密切的練習,既能讓學生鞏固自己所學知識,還能真正將這些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幫助解決問題. 近年來,隨著課改步伐的不斷加快,生活化教學逐漸變成初中數學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 使初中數學知識走進初中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都能認識到數學對于解決日常數學問題的重要性,從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數學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興趣. 除此之外,學生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用來解決實際問題,這也是學校教學的目標. 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采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拉近實際生活與數學知識的聯系. 在課堂中,教師應重視指導學生進行思考,引導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學會梳理自己腦海里的知識結構,從而學會不斷進行反思、思考,然后學會歸納總結,從而不斷鞏固、創新,將老師傳授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
6 結束語
生活是教育的出發點,也是最終的歸宿。我們的數學教育教學只有植根于現實生活,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才不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才能真正實現教學為生活服務,才能讓學生真正學到有用的知識。教學生活化,既是現代教育理論的必然要求,也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教育理念,有其必要性與重要性。在教學中,我們要深入貫徹實施這一教學方法,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將數學問題生活化與生活問題數學化緊密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讓學生學到有用的知識,讓學生愛上數學學習。
參考文獻
[1]吳毛.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思考[J].新課程學習·下 2012(12)
[2]許艷紅.構建生活的數學課堂[J].今日教育,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