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風萍
摘 要:初中歷史是一門底蘊深厚、知識面較廣的學科,教材中也擁有較多的教學資源。但從目前來看,教師對初中歷史教學資源的利用效率不高,需要得到相應的指導與更正。
關鍵詞:教學資源;教學理念;信息技術
長期以來,歷史學科在初中教學中并沒有得到教師以及學生的重視,進而導致教師并沒有真正重視歷史教學,沒有最大化地利用初中歷史教學資源。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初中歷史教學不斷受到重視,也促使教師提高歷史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基于此,本文淺談初中歷史教學資源有效利用的問題和策略,以期促進初中歷史教學的發展與建設。
一、初中歷史教學資源有效利用的問題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多數教師只重視文字性的描述,只重視教材的正文部分。這就導致教師并沒有真正有效利用初中歷史教學資源,從主觀上忽視了對圖片、附文等教學資源的利用。導致初中歷史教學過于枯燥,學生不愿意面對大量的文字,而教師也無法更好地發揮個人的能力,制約了課堂教學的發展。
二、如何提高初中歷史教學資源的利用率
1.改變教學理念和認識
首先,教師必須改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和認識,必須突破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與限制。只有教師理念轉變了,其才會以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和綜合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圖片等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
2.以信息技術為支撐
與此同時,教師在利用初中歷史教學資源的過程中可以以現代化信息技術作為強有力的支撐。通過信息技術,教師才能將教材中的圖片更生動地展示出來,才能將教材中記錄的歷史故事以圖片、視頻等方式表現出來。
例如,在學習我國近代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播放珍貴的影視資料,讓學生在觀察中感受甲午海戰的壯烈,感受鴉片戰爭對我國人民的巨大傷害。
同時,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各個朝代的文化代表通過信息技術展現出來。通過信息技術,教師將教材中較為單一的圖片變得更加豐富,進一步凸顯出歷史的魅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更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初中歷史教學中。
初中歷史教學的發展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制約,導致教師對教學資源的運用并不合理,這就需要眾多教師改變教學理念,要最大化利用教學資源,突出歷史學科的生動性,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李國紅.初中歷史教學資源有效利用的問題和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