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
【關鍵詞】 新課改培訓;體會;創新與策
略;完善人格;職業樂趣
【中圖分類號】 G423.07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8—0079—01
一、知道并理解了新課改理念,創新與策略
1.注重學生基礎學習能力的提高。基礎學習能力是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前提,是開展終身學習、促進自我完善與發展的基礎。
2.注重學生信息素養的養成。迎接信息時代的挑戰,適應信息化社會,從浩瀚的信息海洋中獲取必要的信息,學生必須具備相應的信息素養。
3.注重學生創新性與開放性思維的培養。教育應該培養胸襟開闊、能夠站在全球化視野考察問題并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公民。
二、知道并理解了教師心理健康與教學
1.完善自身人格。
(1)端正人生價值觀,獻身教育事業。“崇高的師德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是促進教師奮發向上,獻身教育事業,不斷進取的動力之源。”當前,改革開放的歷史條件,為教育改革注入了生機與活力。但是,隨之而產生的人生價值觀、生活觀念的變化也沖擊著學校教師,影響到教師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使教師隊伍中存在著一些與教師角色身份不相稱的思想意識。有的教師受腐朽生活方式的影響,表現在工作態度上,怕環境艱苦,怕任務艱巨,追求輕松自在,缺乏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遇到困難總是繞著走,“絞盡腦汁”地要求到條件舒適的地方去工作。表現在思想作風上,安于現狀,得過且過,不思進取,缺乏艱苦創業的精神。表現在生活上,畸形消費,花錢大手大腳,生活追求瀟灑,吃穿講究排場。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把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本職工作中,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對工作懷有持久的熱忱,并從工作中獲取滿足和樂趣。
(2)塑造良好性格,做到為人師表。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其中,教師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是巨大的。許多研究表明,教師的學歷、知識水平和學生的發展并沒有必然的聯系,而教師性格對學生發展的影響卻是長期的、潛移默化的。教師良好的性格特征,不僅時時感染和教育著學生,而且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心理環境。因此,教師要為人師表,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學會鼓勵、學會尊重、學會寬容、學會公正、學會激勵、學會賞識、學會呵護;應保持樂觀、開朗、熱情的態度,以飽滿的熱情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澳隳苄?!”、“你可以的!”、“你很優秀!”這樣看似簡單的話,往往可以點燃學生自信的火把,照亮他們的成長之路。
2.富有創新精神,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在教育改革和課程改革以及教師體制改革風起云涌的今天,對學生的培養不能再循規蹈矩,必須通過教師創造性的工作去尋找適合自己教育對象的方式方法。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應該在模仿、學習他人經驗的基礎上,總結、思考自己的經驗,結合自己的特點及優勢,加以創造性運用,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要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和興趣愛好,以便從各種渠道獲取的信息中得到啟發。
三、體驗教師的職業樂趣
一個健康成長的人應有樂趣相伴,這樣他的工作、職業生涯才能獲得鮮活的生命。教師的工作環境、工作對象的特殊性更要求教師應有自己的工作樂趣。因此,在我們教師隊伍中就出現了這樣的人:對待工作不積極,沒有熱情,沒有明確的目標,與學生關系淡薄,排斥學生,不和學生接觸,為必須和學生交往而煩惱。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教師職業自豪感,沒能充分認識自己的職業價值。要改變這一現狀,我們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教師的環境特別是教育對象是不斷變換的。那么,教師就應迅速適應教育對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達到預期的目的和效果,從而促使教學的高效循環。只有適應教育對象、環境,我們工作起來才能順心順手,才能安心,并從中體味到工作的樂趣。
其次,教師的個性是吸引學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每個教師都應該時常問自己:我靠什么吸引學生?一個善于反思的教師,一個關注學生感受的教師,一個充滿愛心、學識淵博的教師,一個有著與眾不同的教育魅力的教師,到哪兒都是受歡迎的。
最后,教師的工作平凡,驚天動地的業績很難創造,但我們不能因此心灰意冷,放棄對成功的追求。這時,調節自身的成就感就尤為重要了。我們可以把一個后進生的轉化,一次成功的課題交流,一件優秀的課件展示,一次扣人心弦的典型發言,一次推心置腹的家訪勸學,一屆學生的優異成績看作是成功的驛站,并從中獲得成就感,以此收獲樂趣。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