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丹等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國家提出互聯網+的行動計劃。智慧城市是繼信息化城市、數字城市之后的城市未來發展新理念。城市的發展不僅依賴于物質資源,更向信息與知識化發展,這也是我國城市未來發展的一大目標,而信息基礎建設也是實現信息化城市的必要保障。所以,從建設和完善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必要性為切入點,淺談高速發展的智慧城市無線應用,以及智慧城市發展大潮中的瓶頸。
關鍵詞:智慧城市;無線應用;發展瓶頸
中圖分類號:F49;F299.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14-0110-01
引言
關于智慧城市的概念,眾說紛紜,根據目前比較權威的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對智慧城市定義,智慧城市是目前全球圍繞城鄉一體化發展、城市可持續發展、民生核心需求這類發展要素,將先進信息技術與先進的城市經營服務理念進行有效整合,通過對城市的地理、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等系統進行數字網絡化的管理,對城市基礎設施、基礎環境、生產生活相關產業和設施的多方位數字化、信息化的實時處理與利用,為城市治理與運營提供更簡潔、高效、靈活的決策支持與行動工具,為城市公共管理與服務提供更便捷、高效、靈活的創新運營與服務模式。
一、智慧城市建設的總體架構背景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并強調要發展“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作為最具創造力的城市形態,已成為全球城市發展的戰略選擇。各個城市根據自身規模、特點可能建設智慧城市的側重點會有所不同,體系結構也會不太一樣,但是總體上來說,可以大致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最底層的信息基礎設施層,二是基礎數據層,三是平臺應用層。基礎數據層和平臺應用層,對于不同的城市可能切入的角度會有所不同,對數據挖掘的深度和整合程度也不盡相同,但是信息基礎設施層的建設對于絕大多數的城市來說,都是開展智慧城市建設的必由之路。
信息基礎設施又可以大致分為有線基礎設施和無線基礎設施。所謂有線信息基礎設施是指各通信運營企業建設的由光纖PSTN、同軸電纜、以太網線及其管道資源等組成基礎設施網絡;而無線信息基礎設施是指由各通信運營企業建設的以無線WiFi、3G/4G基站等資源組成的通過無線形式傳輸數據的基礎設施網絡。
對于智慧城市建設而言,有線傳輸網絡是基礎,但是,隨著各類基于手機和PAD的應用相繼涌現,人們已經逐漸開始依賴依托無線網絡的各類應用。
二、無線信息基礎設施的相對滯后成為智慧城市的瓶頸
1.4G意味著什么
第四代移動電話行動通信標準,指的是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外語縮寫:4G。該技術包括TD-LTE和FDD-LTE兩種制式)。4G是集3G與WLAN于一體,并能夠快速傳輸數據、高質量、音頻、視頻和圖像等。4G能夠以100Mbps以上的速度下載,比目前的家用寬帶ADSL(4兆)快20倍,并能夠滿足幾乎所有用戶對于無線服務的要求。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線電視調制解調器沒有覆蓋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擴展到整個地區。
很明顯,4G有著不可比擬的優越性。但是,享受高速的網絡意味著單位時間內所耗費的數據流量會成倍的增加,運營商所收取的流量費也會因此而增加。
2.無線信息基礎設施相對滯后
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的評估,我們在世界范圍內的排名在80位以后。加大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網絡帶寬這方面我們的潛力很大,空間也很大。
3.流量資費已成為智慧城市無線應用發展的瓶頸
隨著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的迅速發展,手機終端的價格已經非常親民,絕大多數市民應該都可以接受4G終端的價格。但是在智慧城市的受眾群體中,卻切實存在著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到哪兒第一句話就會問WiFi的密碼。其中的潛臺詞不外乎就是:“能用WiFi就用WiFi吧,流量費還是能省就省吧!”
國內的很多城市把主要精力放在建設智慧城市的各種應用,包括手機查停車信息、手機查公交信息、手機查違章、手機導航等等,所有的應用實際上都離不開強大的無線基礎設施作支撐。現有的手機流量資費無疑已經成為制約“互聯網+”發展的瓶頸。
三、解決問題的措施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5年4月中旬的經濟形勢座談會上就“手機流量資費和網速”問題做出重要指示:“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的評估,我們在世界范圍內的排名在80位以后。加大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網絡帶寬,這方面我們的潛力很大,空間也很大。”他對有關部門負責人說,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費降下來,“薄利多銷”。
工信部稱,近年來,關于“手機流量資費貴和網速慢”是社會關注和領導高度關切的熱點問題,工信部一直與相關部委共同深入落實“寬帶中國戰略”,推動企業加大網絡網站投資、降低手機流量資費。為更好落實克強總理的重要指示,工信部將加大今年寬帶專項行動中“加快4G建設”、“大幅提升網速”等重點工作的推進力度,使老百姓上網速度更快,價格更優惠。
我們有理由相信智慧城市應用的建設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好,我們更有理由相信隨著各大通信運營企業對加大對無線基礎設施的投入,更多的人會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受益者,可以用更低的資費使用到更高速的無線信息基礎設施資源。
結語
我國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與高速發展的智慧化應用相比,相對滯后,相對應的就是無線網費相對較高,這種現象對于智慧城市的建設,乃至整個經濟的發展都是一種瓶頸。打破整個瓶頸,“降資費,提網速”已經成為政府和市民共同的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