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麗
河北省武安市第三幼兒園
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李小麗
河北省武安市第三幼兒園
每當我在教研活動中提到我們數(shù)學老師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時,總有些教師在一旁暗笑,好像認為課程標準中沒有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的要求,我們無需“注重”。當然,語文教師對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具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但不能說,因為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沒有強調這個要求就沒有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的責任。
數(shù)學;培養(yǎng);學生;能力
如果說,語文教師要求學生口頭表達的內容更形象、生動的話,那我們數(shù)學教師就應該要求學生說話更準確、精練。數(shù)學語言是一種特殊的語言,需要準確無誤,并且邏輯性強,所以數(shù)學教師更要嚴格的訓練學生說話,這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
講授新知時,為了更好地使學生提高數(shù)學語言文字的能力,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總結法則,在這過程中要提供豐富具體的物質載體,作為學生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的例證。
例如:講解用畫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策略時,出示例題后,大部分學生都會列式解答了。但他們解決問題的策略可能各不相同,有的可能是根據(jù)數(shù)量關系式,有的可能是用的列表的方法,當然也有可能有的學生是用的畫圖的方法。這里可以讓學生按小組進行討論,最后每個問題都是由不同小組的不同學生上臺講解其小組討論的結果,其他學生補充,學生討論得十分熱烈,競相踴躍發(fā)言。當然教師要有意識的把畫圖的方法讓他們反復講演,通過這樣的表達培養(yǎng)可能包括一些所謂的“差生”都不難理解了,那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也來表現(xiàn)表現(xiàn)。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真正進入探索的角色,運用數(shù)學語言來表述自己得到了結論。這樣既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又使學生懂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練習新知時還可以通過互問讓學生找出需要掌握的重點難點,也就是由學生提出問題,回答問題?;柺且环N你來考考我,我來考考你的教學活動?;柨稍诰植恳部扇窟M行。教師要限定問題的范圍,注意引導學生圍繞教學重點去展開互問互答,切忌偏離教學內容講題外話。出現(xiàn)“卡殼”時,教師要及時做好“穿針引線”工作,使互問順利進行下去。
新知學過以后,可能還有部分學生仍然沒有理解,或者還有疑問的地方,教師要讓學生主動提問,這能培養(yǎng)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要求學生提問題清楚、全面。
對一節(jié)課進行小結時,要適當?shù)剡M行啟發(fā)式提問,曾記得在一次教研課活動中,一個低年級老師在講“統(tǒng)計”課,在鞏固練習過后,她問學生:“學了這節(jié)課,你從中學到了什么?”一時間,學生的回答可謂各種各樣。有回答貼動物、貼水果、貼紙的;有回答貼的本領的,更有回答大象過生日的。顯然她的用意是通過提問來小結本課的知識點,可是學生卻答不到所要求的點子上。于是她又問:“那么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學會了貼的知識?!睂W生中立刻有人這樣回答。無奈之下,她只好放棄了讓學生自我小結的本意。那問題出在哪里呢?首先是學生小,還不會自己小結,最主要可能就是,以前他們從沒有接受過課堂小結讓學生自己表達的培訓。所以教師平時就要根據(jù)學生年齡的特點,可以先用填鴨式或者板書時就將這節(jié)課的知識點寫在黑板上,小結時教師再適當點撥,學生就會慢慢地表達出來了,同時再讓學生互相學著說,久而久之,學生小結時就會自己用語言表達出來了。
在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時,我們還要著重注意這樣幾個問題:
1.對表達的要提出要求。
應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時,要把自己的意思說清楚,沒說清楚的,應重說;要盡可能全面、有條理性,力求不遺漏、不重復、不帶口頭語;聲音洪亮有力,發(fā)音準確,不害羞、不膽怯?;卮饐栴}要積極,但必須講究禮貌,不說粗話,不譏諷,對答問不好的同學,不隨意打斷別人的發(fā)言,回答問題要站立,想發(fā)言時要先舉手,待老師許可后再起立發(fā)言,別人發(fā)問時,不得爭先起立發(fā)言。
2.語言要簡練,有針對性。
在課堂小結時并不是單純地將所講內容簡單地再講一次,而是要濃縮提煉,抓住最本質最主要的內容,做到少而精,簡明扼要。所以,我們一定要精選小結的內容,有目的的對重點難點內容進行突出,而對非重點難點的內容則予以省略。學生在回答問題或進行小結時必須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具有鮮明的針對性。凡是學生難理解、難掌握和容易出錯的概念、法則、公式等都應及時闡明。力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課堂小結除了對知識點小結外,還要對數(shù)學思想、方法小結。
3.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小學生數(shù)學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1)來自于教師,教師一方面比較威嚴,主導作用凸顯,對于學生的錯誤不能容忍,以至于學生因害怕說錯而三緘其口;二來不能做到面向全體,課堂上急于讓學生說出正確答案,怕“差生”回答不對或不完整,浪費課堂教學時間,只讓少數(shù)幾個“優(yōu)等生”回答,使多數(shù)學生成為陪客,長此以往,多數(shù)人得不到鍛煉,語言表達能力自然就差。
(2)來自學生本身,一部分學生性格內向、害羞,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發(fā)言。
(3)來自于其他學生,當一些學生說錯了時,會受到相當一部分同學的嘲笑,使學生沒有勇氣說話。由此,要讓學生自信地張口,就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出一種歡快、愉悅的情景,啟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想說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