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霞
河北省贊皇縣贊皇鎮中學
淺談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藝術
王麗霞
河北省贊皇縣贊皇鎮中學
也許,你曾多次找學生談話,問:“近來你的思想狀況怎樣?”、“你對班主任的工作有什么意見?”等等。結果,學生的回答和你的提問一樣空洞。也許,你曾多次進行書面調查,要求學生給你提幾條建議,寫寫對你的意見,其結果可想而知。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局面呢?老師的工作方法太呆板,不符合學生的特點,激發不了學生與老師溝通的興趣。作為一個班主任,一定想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想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增進了解,促進師生感情。下面介紹在我做班主任工作的一點體會,即平時與學生溝通的“三步曲”:
觀察是班主任研究學生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工作中越是善于觀察,越能深刻地認識自己的學生。學生有哪些特點和品質,哪些特點和品質應該加以培養,最好采用哪些方式和方法,而哪些特點和品質則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應加以改正等。我為了全面了解我班的學生,利用上課時、課間休息時、班級活動、在餐廳就餐、在公寓就寢等一切能與學生見面的機會,仔細的觀察學生,從而獲得了班上每一位學生的豐富的資料。
上課時,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的氣質、注意力和語言的種種特點,在較濃的學習氣氛中得以流露和展現,通過觀察,可以弄清楚學生對哪些學科感興趣,學生思想理解教材以及學生的意志力,如是否堅持遵守課堂紀律,學習的態度等。
班級活動是我了解學生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班級舉辦的各種活動,可以發現學生的個性特征,尤其是學生的組織能力、交往能力、處事能力。
王苗苗現任班級團支部書記,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原來的她沉默寡言,通過一段時間仔細的觀察,我發現她學習認真,做事細心,老師交給的各項任務完成的很及時,于是我請她做了語文課代表,鍛煉她的交往能力,后來又讓她擔任了學習委員。通過一段時期的培養,她變得團結同學,能積極組織班級活動,后來被全班同學一致推選為班級團支部書記,成了我班級管理的得力助手。
對學生的觀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以一次活動或一節課的觀察,就對學生下接結論。從學生的語言里,從他的面部表情和姿態上,發現其行為的真正動機。對學生的個性作出某中結論,只有在獲得一定的確鑿事實的基礎上加以綜合分析后有可能獲得。
傾聽就是用心細聽。凡是成功的班主任,在于學生交往中,都十分重視這種心的交流。傾聽學生的談話,然后與其溝通,會起到重要的作用。他可以在平靜中撞擊出火花,又可以在波濤中留下一片平靜的海灣。當我認真的傾聽、讓學生看到我專注的神情,事實上就告訴學生:我很注意。
在現實中,有的班主任不重視傾訴學生的心聲,沒有傾聽的興趣,有的不善于傾聽,以至于忽略了學生的講話的實質內容,有的甚至似聽非聽,影響了師生信任關系。
傾聽首先要有聽的興趣、聽的耐心,同時要注意觀察和體會學生所表現的情緒以及詞語的選擇及運用。馬輝來辦公室找我,一開始吱吱唔唔的不說話。我先請他坐下,給他倒了一杯水,讓他邊喝邊說。馬輝臉紅紅的,低著頭先給我道歉:“老師,我錯了,……我……我又在英語課上看課外書了……”原來,英語老師在講課的時候發現馬輝同學在看課外書,所以英語老師就走下講臺,在同學們中間講課。這時,馬輝已經收起了課外書,又專心聽講了。從他的話里我得知馬輝的英語基礎不好,對英語課不感興趣。當英語老師給我說這件事的時候,我就把馬輝向我主動承認錯誤的事情說給他聽,讓他了解馬輝的英語基礎情況,并請他利用課余時間幫助馬輝補課。后來,馬輝的英語水平提高很快,課上再也不看課外書了。仔細地聽學生的傾訴,并做好詳細記錄,以此為突破口展開調查,處理事情,因此我的班級管理工作效率很高。
談話是班主任對學生實施教育最基本的一種方法,也是班主任一項最重要的基本功。話,人人會說;但話,不是人人會談。無論是交流還是談話都是一種思想、觀念和情感的交流,他不僅需要真誠和信賴,而且需要技巧和機智。班主任應注意挖掘學生的閃光點,極力贊美他們。
林肯曾經說過:“每一個人都喜歡贊揚”。王東東是一個性格內向的學生,不善于與其他學生交往,缺少自信。由于心理壓力大,一段時間學習成績上不去,我發現他喜歡美術設計,時常寫寫畫畫,有時還畫的挺像。我把王東東叫到辦公室,結合他平日遵守紀律,學習認真等優很表現,極力表揚了一番,又分析了他在美術方面的發展潛力,鼓勵他參加課外美術選修,團結同學爭取更大的進步,當時王東東就很受感動。當我在班上征求《班級周報》的編輯工作時,王東東主動請求擔任編輯工作。于是,我把這項任務交給了他。很快圖文并茂的《班級周報》成為班級的宣傳陣地。在學校評比當中屢屢奪魁。王東東同學為班級贏得了榮譽,連年被評為“三好學生”。
以上是與學生溝通的“三步曲”,做好學生的溝通工作還應保持寬容的心態,用心去呵護學生:
教師對學生的寬容,實際上就是教師對學生的愛。教師對學生進行的批評、講述的道理和提出的各方面的要求和催化,或是促進教育的過程,或是阻、礙教育的過程。一個學生只有真正觀察和體驗到教師對自己的批評教育和提出的要求化為自己的行為。相反,如果教師對學生缺乏感情,態度冷漠,隨意損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勢必會引起學生內心的厭惡和反抗,形成逆反心理。
心與心交流,是教育者愛心奉獻,教育個人,教育集體的一個溝通過程。只有心心相通,師生之間的距離才會拉近,師生關系才會更加融洽。一個學生往往會從崇敬一個全身心的熱愛學生、理解學生的教師開始,從體驗師生之間美好感情開始,正確看待人生,執著地向往、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