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橋
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進步,互聯網已經廣泛的應用到了人們的生活與工作當中。其中,電子商務在這樣的熱潮之中得到了大力的發展。電子商務是一種以數據信息為基礎的交易方式,它需要借助互聯網來進行信息傳播,知識產權是這類交易中最為重要的價值成分。本文只要探討目前電子商務中存在的知識產權犯罪行為,從而得出有效制止這一行為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電子商務;互聯網;知識產權;犯罪
一、電子商務中知識產權犯罪的內容
知識產權,是指人們利用自己的智慧而創造出勞動成果,并對其進行標記,對其依法享有權利。知識產權是無形的,但是它和其他有形的財產一樣,都是受到國家的法律的保護的,它也是具備了一定的價值以及相應的使用價值。其中有一些知識產卻的價值甚至比房屋等的價值還要更高。
對于知識產權來說,其中地域性和專有性是較為突出的特點。電子商務出現以后,由于其具備開放和無地域性的特點,所以導致知識產權的保護遇到了較大的困難。電子商務發展是否成熟和完善,直接影響著知識產權保護的合理性。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尚不成熟,近年來已經發生了多起知識產權犯罪案件,直接傷害了版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對于電子商務下的知識產權犯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非法制造或者銷售非法制造注冊商標標識罪。
(2)為了達到某種商業目的,對他人的網絡信息進行劫持,導致他人的服務器出現阻塞,無法正常的進行工作,使他人的利益遭受損失。
(3)為了達到某種商業目的,在自己的網頁里面放上他人的網站鏈接,并讓外界誤以為其他網站是屬于該網站的;或者為了達到某種商業目的,而通過非法的手段入侵到別人的服務器中,從而違規使用他人的網絡資源。
(4)沒有得到知識產權擁有者的許可,就擅自將他人的作品上傳到互聯網上,這類作品通常為圖片、音樂以及影視作品等等。
(5)為了從競爭對手那里搶奪網絡上的客戶,而對競爭對手的同類軟件施以違法手段,導致競爭對手的軟件受到干擾或者屏蔽。
(6)對于一些點擊量比較的網站,惡意強迫用戶安裝一些軟件,這些軟件卸載起來麻煩,強制性的彈出廣告,以及惡意收集用戶的資料,對于他人的利益造成損害。
(7)電子商務中發生過許多的識產權侵權問題,其中最為典型的是盜版他人軟件。在沒有經過版權所有人的允許的情況之下,就將他人的作品以及出版物等進行復制,并將這些復制品分發出去。
二、電子商務下知識產權犯罪案件中的審理難點
目前我國的電子商務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是卻沒有頒布與之配套的法律法規。所以許多在互聯網上發表的作品并沒有有效的保護手段,在對于該類知識產權犯罪案件的審理過程中,也存在著較大的難度,具體包括幾下幾點:
(1)證據進行取證的難度較大
相對于傳統的知識產權來說,電子商務中的知識產權犯罪事件背景更加的錯綜復雜,犯罪的客體所使用的手段繁多,并且電子商務是無形的,其信息也是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修改和調整的,例如信息發布的時間也可以直接被修改掉。在許多的知識產權犯罪的案件中,許多作品在網絡上公開的證據對于案件的審判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加入沒有過硬的專業知識作為支撐的話,那么網絡證據要被認定為是具備法律意義是存在較大的難度的。
(2)難以判斷版權的歸屬
電子商務中的產品許多都包含了高新的技術,并且運用了部分專業化的程序,這些技術和程序通常都屬于保密信息,也很難被他人竊取的,不過當需要審理盜版軟件案件的時候,那么就要求審判人員對該技術和程序要有必要的認知,否則將很難進行判定。例如在一些游戲侵權案件的審判過程中,由于審判人員并不懂得游戲當中的構架設計和源代碼等內容難以判定版權歸屬。
(3)難以判定賠償的金額
電子商務下的知識產權是屬于智力產權,它相比傳統的媒介而言能夠獲取到更大的經濟回報,與此同時,互聯網擁有的用戶眾多,且是開放的,有時候可能實施了一處侵權的行為之后,那么在世界多處都可能會受到損害。受到損害的對象不只是網絡服務的提供商,同時還有電子商務經營者,損失的種類繁多,很難確認其具體的數額。所以,往往在審判這類案件的時候,法官無法收集具體的損失依據,較難判定案件中的賠償金額。
三、電子商務中知識產權保護的幾個建議
互聯網是沒有地域與時間等限制的,且傳播的面積廣、傳播速度快,一旦有知識產權犯罪案件的發生,那么很可能會造成無法預測的傷害。所以,做好電子商務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勢在必行。為了更好的保護電子商務中的知識產權,本人提出以下幾個建議:
(1)不斷完善技術手段來保護知識產權
對于電子商務下的知識產權來說,完善技術手段也是保護其的方式之一。通過給知識產品加密、加上水印等方式來避免知識產品被竊取或盜用。加密又分為軟加密和硬加密兩種不同的方式,這首加密手段的費用較少,且升級較快。另一種硬加密的加密程度則優于前一種,目前也普遍應用于各類優秀軟件中。水印技術則是新興產品,它能夠將獨有的水印融入到知識產品中,并且水印的去除較難,能夠較好的保護知識產品。不斷完善技術手段,開發更為先進和優質的保護手段,為知識產權保駕護航。
(2)健全電子商務和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
就目前情況而言,電子商務的法律文件并未形成完成的體系,多數是穿插于各類地方性法規以及常用的法律之中,這導致很多時候電子商務無法可依,日常發展中也沒有相應的法律來約束其行為。在沒有律法的約束之下,政府機關難以對電子商務征收稅款,消費者的權利無法得到正常的保護,如果僅僅靠當事者的自律那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盡快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為知識產權筑起一道堅硬的保護墻。結合目前知識經濟時代發展的相關要求,調整目前律法中的漏洞,制定專門針對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律法中應該將電子交易中的各個參與者的權利、義務、責任都一一明確,從而讓版權所有者能夠依靠專門的法律法規來保護自己的知識產品。
(3)增強相關律法的執行力度
如果法律法規無法認真貫徹落實,那么也僅僅是一紙空文。要將電子商務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做到位,那么加大對于相關律法的執行力度是十分有必要的。行政機關要將律法落實到實處,定期開展專項執法活動,確保執行到位,對知識產權犯罪者形成一定的威懾力。對于情節較為嚴重的,要依法進行懲罰。與此同時,也可以專門在互聯網上設置網絡政法以及網絡司法機關,從而增加對于電子商務的監管力度,當電子交易中出現了知識產權犯罪案件時,能夠直接通過網絡法庭來進行審判,審判的結果也可以直接在互聯網上進行執行。
(4)加強版權所有者的維權意識
作為知識產權人或者企業,首先一定要不斷加強自己的維權意識,并做好對于知識的保護工作。對于商標以及版權等在第一時間之內就要進行申請注冊,當發現自己的知識產權被侵權之后要立刻采取維權措施,將固定的證據保存下來,并向相關部門進行舉報,給予侵權人警告信,必要時也可到法律服務機構提出請求來幫助自己維護相關權利。
參考文獻:
[1]謝軍,陳剛.淺析網絡交易中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及其防治措施[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05).
[2]郭建.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訴訟程序的缺陷及完善[J].四川警察學院學報,2010(03).
[3]楊異,殷建.數字困境:網絡音樂作品著作權侵權責任探析[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1).
[4]余中根.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義務的判斷標準研究——以《侵權責任法》第36條第三款為視角[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