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蘭
摘 要:高中物理知識教學不僅要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同時,也要讓學生利用學習的物理知識更好地解釋生活中存在的現象。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教師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并將其運用到生活當中。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只有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學生才能投入物理學習當中,所以,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物理學習興趣成為當前高中物理教學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高中物理;學習興趣;提高策略
傳統高中物理教學都是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在課堂上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而且,長此以往也會使學生學習興趣被消磨。因此,高中物理教師要根據新課程標準的指導,對教學方法進行更新,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進而提高物理教學效率。
一、利用物理實驗激發學生興趣
物理是一門實驗較多的學科,對于高中生而言,實驗遠比枯燥的講解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心理,利用實驗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進行觀察,通過讓學生動手做實驗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動腦能力,讓學生在對科學進行探索的時候體會其中的艱辛和快樂。例如,在學習《光的折射》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準備紐扣、水、沙底盤、玻璃杯,讓學生將紐扣放在盤中,杯子口朝上壓住紐扣,當注入水后,紐扣就消失了,而在盤子中加入水后,紐扣又出現了。學生對這個實驗興趣十分高漲,在實驗的過程中探究現象的原因,讓學生主動地去思考,發現問題,獲得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二、利用生活化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物理知識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生活當中有很多物理現象,所以,教師要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并把所學的物理知識與生活結合起來,運用物理知識去分析和思考我們身邊的現象。教師可以把生活當中的事物搬到物理課堂上,利用生活中現有的條件來開展物理實驗,例如,紙鍋燒水、瓶吞雞蛋、細線割冰等,這些實驗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夠拉近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距離,
讓學生體會到物理知識就在我們身邊,提高物理的實用價值。
總之,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是有重要意義的。高中物理教師一定要緊跟時代的步伐,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提高物理學習的趣味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獲得知識,還能得到快樂。
參考文獻:
李娟.淺議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J].教育教學論壇,2013(13).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