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梅
新課程倡導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然而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學生往往苦苦強迫自己學,而教者更是千方百計、急切地將知識塞給學生,兩者往往忘記從“興趣”入手。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想讓課堂變活就應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若是強迫性地給學生傳授知識,那么不僅學習積極性調動不起來,而且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是微乎其微。啟發學生,使他們達到迫不及待地想明白問題或想學習,就需要應用靈活多樣的形式來啟發學生的興趣。
一、創造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
現代新課程必須改變“教師中心”的觀念,這就要給學生創造一個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即給學生更多的自由,不能只有老師的活動,學生必須積極參與,充分動手、動腦等。這也要講究師生互動,學生與教師之間不再是以往的主角與配角的關系,而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起引導作用的。平時我喜歡先放手讓學生去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主發現,然后再交流與點撥。比如,在教學《將相和》一文中,先讓學生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再提出不懂的問題,再在小組里討論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匯報。這一活動都是學生自己在活動,學生尤其踴躍積極,學生既學得開心也學得好,真是一舉兩得呀!
二、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質疑問難
“質疑問難”,即指教師向學生提問或是學生自己給自己提問,從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產生自主尋找答案的心理愿望的一個過程。在課堂上應該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教師或由學生回答問題,或是大家共同討論,創造一種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在強烈的求知欲的促使下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對于這一點,我有很深的體會。如,在教學《桃花心木》一課時,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鼓勵他們質疑問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當然有些學生提出的問題脫離了教材,但我也不忘記鼓勵表揚學生的質疑精神。
三、授予方法,讓學生自己去學
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自己學習的辦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要學生掌握之“漁”,這“魚”不就可以得之容易;若是只授予“魚”,那這“魚”也會來之有限。教給學生什么樣的學習方法呢?首先預習和復習的方法是學生自主學習最主要的方法,學生通過預習和復習,已經將要學習的內容掌握得差不多了;其次要教給學生聽課的方法與討論交流的方法,這使學生從老師或同學那里學到更多的知識;最后教給學生作業的方法及自己質疑的方法等。學習是多方面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總之用腦教書的教師才能教出好學生,用腦學習的學生才能學好知識。所以,我平時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掌握,不僅抓好學生的預習和復習,而且課堂上通過以學生自主探索為主,學生通過查字典、畫生字、組詞造句等方法掌握生字,因此學生的詞匯多了,知識豐富了,上課也更積極了,課堂氣氛也就更活躍了。
四、多鼓勵、多表揚,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大人喜歡表揚,優生喜歡表揚,學困生更需要表揚。我的體會是:適時適機的表揚是轉化學困生的一大法寶。答對了及時表揚,使學生增加信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像一個狩獵者,準確把握時機,恰到好處地運用表揚,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課堂上我用的表揚一般有四種:直接用自己的語言表揚,用微笑或表情肯定,全班學生表揚,個別學生點評表揚。這四種表揚方式不能獨立使用,而是根據不同的情境互相配合使用。當一個膽小的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后,讓全班學生給他一次掌聲即全班表揚,掌聲過后,全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更高了,或是有個別學生開小差也會及時清醒過來。當然也不是說表揚越多也好,這種方法在一節課中不能超過三次,一個學生也不能得到超過兩次的全班表揚。總之,表揚還需做到適時適地,幾種方法互相配合使用。
五、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動起來
我們教育學生要多動手動腦,但是在短短的一堂課里,為了完成所謂的教學任務,我們往往忽略讓學生多動手,甚至都不動手。剛剛參加教學的一年里,我很少讓學生動手動腦,只知道將內容津津有味地講給學生聽,看似學生都聽明白了,但是測試后學習效果總是很不好。后來我在課堂上嘗試讓學生不僅多動嘴,而且也讓學生動手動腦。比如,教學朗讀時,我讓學生分角色表演朗讀,在教學“筍芽兒扭動身子,一個勁兒地向上鉆。”這個句子時,我讓學生站起來做動作體會。我發現學生親自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比聽教師講解更高,而且注意力也更持久。
總之,我們不只要看學生學習的結果,更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我們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寓教于樂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只有充滿樂趣的教學課堂,學生才會學得既輕松又有效,老師也教得輕松快樂。因此,我們要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作為老師的我們只有通過靈活變通各種方式,才能教出靈活的學生個體。我們要讓學生學“活”,就更應該讓課堂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