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其靈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如何構建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就成為教師普遍追求的教學效果,也就成了判斷課堂效率高低的標準。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做好各個方面的轉變工作,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確保學生真正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
關鍵詞:初中數學;高效課堂;課改
“實現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是數學課改下所提出的觀念,也是高效課堂實現的意義所在。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從各個環節入手做好轉變工作,以確保高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構建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進行概述,以期能夠確保數學課程價值得以最大化地實現。
一、轉變導入形式
導入作為影響課堂成敗的關鍵因素,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集中學習精力,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我們并不注重導入環節的作用,所以,在選擇導入方法時,一直采取的是開門見山式的導入方式,導致學生在課間和課堂活動之間都沒有一個過渡,嚴重不利于高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因此,在課改下,我們要重塑導入思想,要借助恰當的導入方式來滿足學生的求知欲,進而促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數學課堂之中,成為課堂中一分子。
例如,在教學《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我選擇了多媒體導入方式,首先,我借助視頻功能向學生展示了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如蝴蝶、中字、天安門、五角星、圓柱體等。同時,引導學生思考這些圖像中有哪些特點,并順勢將學生引入正文的學習之中,也為高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
又如,在教學《圓與圓的位置關系》時,我選擇了設疑導入的方式。首先,我向學生展示了奧運五環,并引導學生思考:五環中存在哪些位置關系?并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思考討論,這樣不僅能夠輕松地了解圓與圓之間的位置關系,加深學生的印象,而且也有助于高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
二、轉變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影響高效課堂順利實現的關鍵因素,也是數學魅力得以最大化展示的重要方面。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改變以往簡單“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要從思想上認真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借助恰當的教學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進而,使學生在高效數學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所以,本文就以我在授課中所用的學講計劃、先學后教、小組合作三者有效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概述。
例如,在教學《二次函數的圖象》時,為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也為了有效落實課改基本理念,在授課時,我首先對本節課的學講做出了計劃。首先,引導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即:經歷二次函數圖象平移的過程,理解函數圖象平移的意義,了解y=ax2,y=a(x+m)2,y=a(x+m)2+k三類二次函數圖象之間的關系。會從圖象的平移變換的角度認識y=a(x+m)2+k型二次函數的圖象特征。接著,設定本節課的學習方法為先學后教模式。之后,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相關的練習題進行分析和探究。那么,該如何開展先學后教模式呢?
先學:帶著已經明確的學習目標結合教材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并將遇到的問題反饋給我。
當堂練環節:已知拋物線y=x2+4x+3,思考:它的開口向___;對稱軸是直線___,頂點坐標為___圖象與x軸的交點為____,與y軸的交點為___;該函數是如何由y=x2平移變化而來的____。
后教:我針對學生先學過程存在的問題以及當堂練環節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點撥,以確保高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
最后,引導學生進入到小組學習模式之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本節課的課后練習題自主完成、小組互相批改、糾正,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加強生生之間的交流,而且,也有助于高效自主的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
總之,該三者的結合讓我的數學課堂有效地凸顯了學生的課堂主體,課堂效率也得到了保障。
三、轉變評價模式
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是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所指出來的,該環節的轉變主要是為了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教師的肯定中重拾學習的信心。所以,課改下我們要重視評價,要為高效數學課堂的實現做好基礎性工作。還以《二次函數的圖象》教學為例,在評價的過程中,我們要肯定學生先學的成果,在當堂練環節,要對知識掌握得比較迅速的學生給予及時的肯定等,要讓學生在教師的肯定性評價中感受到自主學習帶來的樂趣,這樣學生才愿意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才愿意自主地走進數學課堂。
總之,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做好轉變工作,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精彩的課堂中找到學習的樂趣,進而,為高效數學課堂的實現做出相應的貢獻。
參考文獻:
李江杰.新課改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探析[J].數理化學習,2011(12).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