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華
摘 要: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向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動的動感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背景,能把學生帶進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從而為課堂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以最佳狀態投入學習,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語文教學;運用
識字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識字是學生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的基礎。識字量的多少將直接影響學生閱讀、寫作與口語交際的水平;識字時間的早晚對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能力的培養具有極大的影響。但是漢字數量多,既難認又難記,盡管教師苦口婆心地教,但學生的識字效果還是不佳,“識字難,回生率高”的問題,讓語文教師叫苦連天。那么,如何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呢?我在此次培訓中關于小學識字教學感觸頗深。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小學生的學習并沒有明確的目的,他們的注意力具有隨意性和不穩定性,總是關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所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我在識字教學中總是先出示生字,讓學生說字形、記筆畫、分析結構,再在本子上寫幾遍,或者再做一些組詞之類的練習。學生總是感到很枯燥,無法提起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性不高,容易產生厭煩情緒,效果當然不好。但是在觀看有關視頻和聽了專家的點評后,我發現在識字教學中應用多媒體創設生動的情境,就比傳統的教學效果好得多。
二、多感官記憶,提高效率
以前我總是認為圖形、聲音會讓多動的小學生更難集中注意力,然而,觀看了視頻后我發現我錯了,學生邊看,邊聽,邊記,比單一地認讀生字記憶得快,也深刻多了,多媒體在教學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世界著名心理學家特瑞赤拉提出:“人們通過聽覺和視覺獲得的信息是他獲得所有信息的94%?!彼谡f明人類的記憶與感官之間的關系時指出:“人們一般可以記住自己閱讀的10%,自己聽到的20%,自己看到的30%,自己既看到又聽到的50%?!边@也就表明,在學習中,同時使用視覺和聽覺可以提高記憶效率和記憶效果。由于多媒體同時提供了圖形、聲音、語言,使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同時使用,使知識信息從感覺通道輸入記憶系統,因而能提高學習效率。
三、變抽象為具體,識字與認識事物相結合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識字教學要“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也就是說將要學習的生字與學生故有知識體系聯系起來,但如果要學習的生字超出了學生的生活經驗該怎么辦呢?如,在視頻中學生學到“嘟?!边@個詞,學習起來比較困難。教師巧妙利用課件給學生出示“一串葡萄”的圖片,這樣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嘟?!笔且粋€量詞。
四、借助動畫,巧記筆順
小學生剛學寫字時,根本就不注意筆順,就像在畫畫,這對學生以后認識漢字規律、書寫速度和書寫質量,都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筆順教學也是很關鍵的。但是單單依靠教師的反復強調效果卻并不明顯。筆順教學一要直觀,二要趣味化,借助多媒體,運用動畫,能幫助學生巧記筆順。如“溪”字的筆順,學生寫錯的比較多,在書寫之前,用課件演示“溪”字的筆順,朗讀標準的筆畫名稱,學生跟著一起書空。這樣,學生的記憶就深刻多了。
多媒體仿佛是給識字教學插上了一對翅膀,它能克服識字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對提高學生識字的效率,擴大識字量,培養學生識字興趣和能力提供了幫助。然而只有正確地認識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把多媒體應用到語文教學中,才能實現以媒傳知、以媒生情,才能為學生認識過程的重點、難點服務,并為其感官提供愉悅的刺激,才能發揮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教育教學。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