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彥玲
我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鄉(xiāng)村教師,但我深愛著我的工作。我循著前輩的足跡,不怕風霜染白黑發(fā),不怕歲月刻下皺紋,我前行,前行在一條艱辛而又充滿希望的路上。我收獲歡樂與淚水,思考現(xiàn)實與未來。作為班主任老師,其中的酸甜苦辣更是體會俱全。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zhuǎn)眼間,我站在三尺講臺上已有八個年頭了。從一開始走上工作崗位,我就當上了班主任,而當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是我心中的夢想。經(jīng)過這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知:當好班主任其實是一門藝術,而打開這門藝術的鑰匙是——愛。
一、滿腔熱情
愛是一種精神。記得剛上班時,每次上課,我都是滿懷激情、信心十足地走進教室,最后卻垂頭喪氣地出來。有時是因為學生紀律不好,有時是因為與學生配合得不夠好而不能把課上好。久而久之,我便開始排斥教師這個職業(yè),也陷入了極度困惑、迷茫與憂傷之中。是消沉頹廢還是振作自強,幾經(jīng)多個不眠之夜,幾番冷靜思考,最后我選擇了后者。白天,我依舊上課,批改作業(yè),輔導學困生。晚上,我認真鉆研教材,熟悉課文,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上課時,我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給學生更多自由發(fā)言和實踐的機會。課后,我也一改往日一下課便往辦公室跑的習慣,留在班上和學生聊天,與學生探討書上的問題。在與學生的交往過程中,我對學生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平時在大課間或課外活動時,我與他們一起玩耍,真誠地與他們交流,并讓學生感覺到我是愛他們的。漸漸地,學生有什么心里話,都會對我說,我們的課堂也越來越活躍,師生間的配合愈來愈默契。
二、及時鼓勵
愛是一種發(fā)現(xiàn)。老師的責任首先是發(fā)現(xiàn),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發(fā)現(xiàn)學生的可愛之處,并創(chuàng)造條件讓它發(fā)揮至極點。這種發(fā)現(xiàn)是教師愛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六年級的孩子,隨著年級的升高,自我意識逐漸增強,“逆反”心理也越來越突出了,你說東,他偏西,你說西,他偏東。這學期,我們班就有這樣的事發(fā)生。我班金晨(化名)同學聰明可愛,具有繪畫天賦,但他有個毛病——粗心,寫字潦草。為此,我屢次苦口婆心地勸告他,可他仍是我行我素,不思悔改。正當我一籌莫展之際,無意間聽學生說起金晨時竟贊不絕口,夸他在家十分懂事,常幫父母干農(nóng)活。得知他的這一表現(xiàn),我緊緊抓住這個閃光點,對他進行了表揚,讓全班學生向他學習。漸漸地,他的字開始“有所收斂”,我又找他談話,鼓勵他改掉寫字潦草的毛病。金晨從老師對自己的期望中,從同學對他的“刮目相看”中,漸漸改變著自己,他常常主動練字。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練出了一手漂亮的字體,贏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嘆。
每個人都需要鼓勵,所以,班主任老師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而應善于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選準教育時機,多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讓學生自覺改掉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
三、尊重人格
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愛是一種等待。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需要一個過程。教師真正愛學生,不應希望學生立刻達到教師的某種要求,立即具備某種素質(zhì),而應給學生以成長和認識的時間,給學生以改正不足的機會。等待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積極發(fā)現(xiàn)的過程,發(fā)現(xiàn)學生的可貴品質(zhì),發(fā)現(xiàn)學生獨特的智慧,發(fā)現(xiàn)學生豐富的潛能。六年級的學生,正是可塑造的年齡,推一下可能是萬丈深淵,拉一把,前途無量。我班有一位學生虛榮心太強,極愛面子,一時迷失了方向,為了顯耀自己,不顧家庭經(jīng)濟的拮據(jù),買了手機,被我發(fā)現(xiàn)以后,她極力隱瞞。經(jīng)我再三勸導,她終于承認了錯誤,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她不愿告訴父母,并保證也可以妥善處理這件事。我相信了她,尊重了她的意愿。人與人的感情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的。從此,她變了,變得懂事,變得善解人意了。
四、找回自信
愛是一種寬容。教師的愛是一種博大的愛,表現(xiàn)為對學生的寬容。一個寬容的微笑可以抹掉學生心靈的陰影,一個寬容的眼神可以緩解學生身上的壓力,一個寬容的動作可以點燃學生心中理想的火焰,一顆寬容的心可以凈化學生的靈魂。寬容是教師洞悉學生無意過失的事件后,及時采取的一種明智的教育手段,它體現(xiàn)了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和信任。我班有一位學生在四年級剛轉(zhuǎn)來時,學習成績特別不好。他天性活潑好動、貪玩,上課不專心聽講,下課后又不按時完成作業(yè)。鑒于他的具體情況——反應靈敏,一手好字,父母離異,習慣不好,我對他充滿了信心,及時地與其談心、鼓勵、幫助。并在班上多次表揚他的書寫,讓他體會到自己的長處,重新樹立信心,并在課余時間對他進行輔導。不久以后,他慢慢形成了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老師不用督促就能按時完成各科作業(yè),書寫工整,上課發(fā)言積極。從他的一舉一動中我看到了他的進步,我欣慰地笑了。班主任的愛是無私的、是神圣的、是偉大的。
總之,當班主任是苦的,但苦中也充滿著樂。今天的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教師,已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傳道授業(yè)解惑者,而應該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師要真誠、平等地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走進學生的生活和心里,充分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熱愛自己的教學工作,這樣才能體會其中的樂趣!
參考文獻:
陳廣兵.班主任的苦與樂[J].現(xiàn)代婦女:理論前沿,2014(04).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