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棕華
摘 要:伴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素質教育也將逐漸地取代應試教育占據教育教學的主體。隨著新課標的推進,數學學科也發生了不小的革新以及變化,但在這個過程中還是有很多的問題產生。針對新課標下的數學課堂的幾點問題進行了分析以及思考。
關鍵詞:新課標;數學課堂;課堂教學;數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經濟的騰飛,社會需要越來越多的創新型人才,應試教育在此發展的要求下,越來越不適應于社會的發展和國家崛起的需要。素質教育從而應時而生,走進課堂,并且躍躍欲試,極有可能將應試教育推向“斷頭臺”。新課標下的教育體系就是提倡素質教育,新課改后的數學課堂上的教學手段也在不斷地更新實踐中尋求著最好的方式與方法,從而適應新課標的要求,適應社會的人才需要。
一、傳統數學課堂的教育現狀
1.課堂沉悶的“填鴨式”教學體系
當今中國的素質教育還處于萌芽時期,任何的教育改革都屬于實踐階段,而且是摸著石頭過河。目前的教育體系還是傳統的應試教育,搞“題海戰術”。在“題海戰術”中,學生只知道做題,而不知道為什么做題,每道題都有著唯一的正確答案,極大地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
2.老套陳舊的教學理念
數學課堂上應該強調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畢竟有些人生活中可能不會用上微積分等數學問題,而現階段的數學課堂教學上卻忽略了這一點,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一味地追求著高分,數學教師在傳授經驗的過程中,往往只是側重于單一概念的講授與資料的羅列傳導,把固定的成熟的邏輯思維灌輸給學生,學生的邏輯思維不會被開發出來,教學的目的變成了考試高分,而遠遠地偏離了最初開設數學課堂的初衷。教學目標的偏差導致教學理念的落后,學生的邏輯思維很容易就被教師左右,就算學生的邏輯思維得到了很好的強化,而一旦步入社會就只有被人主宰的命運了。
二、思考與對策
1.教育教學方式的改變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教育教學體制也要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變革,而社會的發展卻也在潛移默化地為教育教學提供資源。21世紀的中國步入信息化時代,而信息化時代的產物的應用到課堂實踐中便是教育教學隨同時代潮流下的有機結合,將電子設備應用到數學課堂上的教育教學中來便是個很好的改變。應用信息技術設備,例如互聯網、音視頻、PPT等教學設備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利用這些可以達到相應的教學目的。
2.創造活躍的情景式教學
為了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就要建立一種特別的情境模式,將學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使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教學內容。如,在講授“圓和圓的位置關系”時,可以“日食現象”為背景材料,也可獨具匠心地用“雨點灑落在水面上所形成的無數個圓”來引發學生討論其中蘊含的數學問題。教師需要精心設計,喚起學生情緒的情境,可以是由實踐活動、行為意外、不可思議的結果等產生情緒落差,將教學內容引導到心理層面,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學生就有可能自發地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通過活動引發問題懸念,激發問題的提出,通過認知沖突激發探究興趣,從而達到學生掌握知識、學習技能的作用,大大提高學生對于數學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3.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對學生思維的培養來說,往往需要在實踐中才能夠將知識點領會透徹。學生只有親手“做數學”,才能親身體驗獲得知識的快樂。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探究。(1)要給學生自由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不要將教學過程變成機械兌現教案的過程;(2)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想、質疑問難、發表不同意見,不要急于得到圓滿的答案;(3)要給學生以思考性的指導,特別是當學生的見解出現錯誤或偏頗時,要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我矯正,將機會留給學生,不要代替學生自己的思考。
4.課堂流程的設計
數學課堂教學能否實施好、進程好、建設好,不僅與教師平時的上課模式風格有直接的關系,還要取決于教師課前的課程設計。數學課堂本身就具有嚴謹性,需要教師將知識點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傳導給學生,以便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教師還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設計課堂內容,從學生的主體出發,制訂課堂計劃,這樣才能夠收到比較明顯的效果。
5.理論與實踐范例相結合
數學的課堂理論研究具有一定枯燥性,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將教學的題目與具體的教學中應用到的范例結合起來,使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理論指揮實踐,實踐規范理論,既獲得自信心的同時,又獲得學習的滿足感。
6.注重回顧和反思
在瞬息萬變的課堂學習中,教師如何在每節課上尋求公共知識和個人知識間、班級共同體和學生之間的平衡點,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回顧與反思,也需要學生在接受新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地回顧與反思。
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探究與實踐中免不了有不足和缺憾,回顧與反思,能夠找出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和缺憾。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質疑自己課堂教學中的問題,特別是要找出課堂教學低效甚至是無效的原因進行深度探析,探析原因,要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處理教材的深度、學生收獲知識的效度等進行回顧與反思,從教學細節入手分析問題的成因,并研究解決這一問題的對策。
在新課標下的數學課堂學習中,數學教師應該切實注意自身的教育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方法。隨著時代的進步,教學體系是不可能一成不變的,除了注重學生的課上知識的學習外,還要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切記不可培養出高分低能的不符合時代發展的人才。總之,課堂需要精雕細刻,教學需要推陳出新,新課標下數學課堂教學的研究更需要在實踐中不斷走向深入和完善。
參考文獻:
韋翠蓮.新課標下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整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
?誗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