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瓊星
“教學工作藝術化,藝術工作常規化。”這是黑河市第五中學一直堅守的傳統特色。學校堅持“兩條腿”走路,逐漸形成美術見長,文化與藝術齊頭并進的教育特色。2009年上級提出“創品牌學校、辦特色教育”活動,美術特色教育迎來了發展新契機。學生喜歡用美術表達思想和心聲,筆墨間有他們的校園生活,丹青中有他們對自然的感受,美術激發了學生無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學校以視覺藝術為依托,以提升學生藝術素養為宗旨,真正把美術教育特色建設成為學生成就夢想、成就未來的平臺。
一、加大投入,改善環境,為美術教育營造氛圍
具有濃厚藝術氛圍的環境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我校加大投入力度,擴建室內美術活動中心,現有畫室三個、展廳一個、多媒體教室一個;美術教室配備石膏像、燈光設備、各類畫具;徜徉在美術長廊如同進入自然大畫室,教室內的創意設計極富書香畫韻氣息,激勵著學生奮發向上、銳意進取。展廳內,一幅幅風格各異的教師書畫作品,展示了教師的智慧和才情;一張張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學生作品,記錄了他們的專業成長之路。在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教育教學資源的前提下,學校每年有計劃地投入一定的專項資金,增購設備器材,保證美術教學、藝術節活動的正常開展。學校積極支持學生、教師參加區級以上美術比賽,并對指導教師給予一定的補助和獎勵。
二、立足研修,加強培訓,打造高素質專業隊伍
我校共有專業美術教師5人,一支高素質美術教師隊伍是學校特色教育的關鍵。學校積極貫徹“以人為本,重在發展”的管理理念。
第一,立足校本教研,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美術教研組參加了我校生本模式的子課題研究,促進了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學校領導深入美術教研組進行教研,強調對學生的技能培養,平時對美術課進行抽查,通過學生展示、課堂測試等形式逐項考核,促使美術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和實效。
第二,加大師資培訓的力度。學校支持美術教師積極參加市教育研究院、區教師進修校開展的各種培訓活動;多次派教師去雞西、齊齊哈爾、哈爾濱觀摩、學習、培訓、參賽,開闊美術教師的視野。美術教師在長期的美術教學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撰寫了省、市、區級多篇論文,在省、市、區級大賽上多次獲獎。他們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精湛的教學藝術,為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出謀劃策。葉振坤是我校美術名師,舉辦過個人畫展,他培養的美術特長生吳桐考入魯迅美術學院,李季、耿艷杰老師開設扎染課、版畫、刮畫課獨具匠心,李曉華、李晶瑩老師的手工、剪紙、裝飾畫、卡通、中國結課廣受學生歡迎。
三、面向全體,把美術教育落到實處
我校實施“全面而有差異化發展”的美術教育,按國家課程標準開齊開足開好美術課,初中美術課有手工、剪紙、裝飾畫、卡通、捏泥人等;高中開設素描、水彩、速寫、美術欣賞、扎染、版畫、刮畫課等。美術課開課率達到100%,學校要求專課專用,真正落實有課表、有教材、有專任教師、有教案、有考查評價等教學常規。規范的教學措施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興趣,提高了鑒賞能力,更為提高美術教育和專業性美術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礎。此外,為進一步增強美術教育的輻射力和穿透力,學校積極創設美育環境,以設施、環境為基礎的校園文化已成為一種隱性的美育課程。班級文化墻上的美術字、書法、剪紙、素描、水彩畫等學生作品成為學校校園文化廣角中的特寫鏡頭,一年一度的藝術節更是一道流動的校園文化風景線,學校還注重將美術教育融入到主題班會、社會實踐、公益服務等德育活動中,學校的每一個空間都賦予了美術教育的功能,增強了學生發現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學校注重調動班主任組織學生參加藝術活動的積極性,把督促學生參加藝術特色活動作為對班主任的考評工作之一,并把參與藝術特色活動與文明班級的評比聯系起來,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率。
四、專業培養,讓特長成為發展方向
為幫助特長生通過藝術特色教育這一平臺圓大學夢,實現自己的夙愿,我們絲毫不敢怠慢,從高一入學抓起。通過多年的實踐,我校形成了穩定而成熟、獨到而符合實際的美術教育管理模式。學生升學的愿望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學校課程設置計劃的指揮棒,美術生在校肩負著學好文化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的雙重任務。學生基礎不同,年級不同,所以課程設置和課時安排也不同。我們對美術班的課程設置時間分配堅持自主性、靈活性、個性化的管理原則,實行二元化管理,即高一側重文化基礎課,高二文化課與專業課并重,高三側重專業課。每位專業教師制定特長生三年課訓規劃,在特長生管理上制定《黑河五中特長生管理方案》,教導處、年級組、美術組統一對特長生實施日常管理,美術教師與班主任齊抓共管,嚴管善管,建立一條龍招收、課訓、培養藝體生體系,抓實抓牢他們的文化課學習、專業訓練和思想品德教育,并建立特長生成長檔案,以特色促學習,進而達到全面發展的目的。我校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美術特長競賽活動,特長生參加每年基點校的各類比賽。
在我校的特色辦學理念下,特長生在省、市、區藝術大賽中取得很多成績,在藝術節等活動中處處閃現特長生的身影。近三年,我校為高校輸送了63名本科美術特長生。
美術特色辦學的大膽探索帶動了學校全面發展,藝術特色成為了學校可持續發展的生長點,也成為學校素質教育和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風景線。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