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嶺
田徑運動教學以樹立健康意識為第一指導思想,我們要以促進學生身體協調健康發展為核心,以辯證靈活的教法適應學生的學法,以多樣的組織形式來吸引調動學生去主動學習,讓學生在學習和鍛煉中體驗快樂。下面是我對教材、學情、教學目標及技術要領等方面的理解,這是成功教學的前提。
教材分析:水平三學段學生所學的田徑運動技能具有明顯的娛樂性、競爭性和健身性,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是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體育運動之一,學生在田徑運動中能充分表現自已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體能水平。
學情分析:學生在這個年齡段不僅有利于他們學習其它各項運動技能,提高走、跑、跳躍、投擲等基本活動能力以及增強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柔韌等體能,還能促進他們正常的生長發育和各器官系統機能的發展,增強他們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
教學目標:進一步加強學生短距離跑的技術動作,提高快速力量和靈敏性等體能水平,使學生通過學習掌握兩項田徑運動基本技術和能力,提高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勇于面對困難的意志品質。
技術要領:認識直道跑的正確身體姿勢,發展速度和靈敏性,初步形成彎道跑的正確身體姿勢,發展速度和平衡能力。通過學習掌握跳高動作技術,發展學生彈跳力,提高學生靈敏素質,激發學生對跳高運動的興趣,發展快速力量和跳躍能力。初步掌握輕器械投擲的基本動作,逐步提高學生上下肢力量和身體協調能力,發展快速力量和全身協調用力的能力,激發對投擲運動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重點是了解和學會各種運動的動作,難點是把各種田徑運動項目學會并且動作標準。
學法指導:一是田徑運動項目的個人表現性較強,在運動技能的初學階段,提示學生重點體會肌肉感覺,不要過早地比速度、比高度、比遠度。二是讓學生在各種練習中比較跑、跳躍和投擲的動作特點和主要技術環節的用力情況。三是指導學生學會結合跑、跳躍、投擲項目的要求做好專門準備活動,如跑、跳類項目應側重下肢與腰腹部的拉伸練習,投擲類項目應側重上肢和腰腹部的伸展運動。四是讓學生知道良好的助跑節奏和各種跳躍能力是掌握跳高和跳遠運動技能的重要基礎。五是學生在課外練習時,將田徑運動中各種跑、跳、投動作與球類活動游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進行練習,增加學生練習的興趣。六是要求學生注意練習時的安全,尤其在進行投擲、跳高以及使用器械練習項目時,更要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教育,注意保護和幫助,避免傷害事故的發生。
技術特點分析:(僅以跑、跳為例)
跑的技術特點:一是動作快而靈活,也就是指移動、反應速度快,身體靈敏協調。二是做動作時肌肉收縮的爆發力強,力量大。平時要按訓練項目針對某處肌肉進行相對力量的練習,只有肌肉的相對力量大了,肌肉的彈性好,爆發力才越強。三是跑的動作要協調。跑是田徑運動的基礎,跑時要求上下肢以及全身協調配合。我以快速跑為例,要求學生后蹬充分、快速前擺、大腿前擺幅度大,提高步長,擺腿頻率快,身體重心平穩,兩臂協調配合擺動。快速跑和跳躍的助跑有一定聯系,在教學中教師要詳細指導。
跳躍的技術特點:
跳躍為快速力量項目。運動的成績取決于運動員在身體騰空后的時間,身體騰空時間長克服垂直距離和水平距離就越好,跳躍的成績就越好。
跳躍技術與徑賽和投擲技術之間有緊密的聯系。跳躍運動員為了創造時間較長的騰空階段,在起跳前要有一段距離較長的快跑,以獲得高速度。這一段快跑跑得如何,對完成起跳以及空中動作和落地關系很大,而跑得如何又決定于短跑水平,故多數優秀跳躍運動員都有較好的短跑基礎。以跳躍項目發展看,快跑的能力越來越重要。適當加長助跑距離,加快助跑速度,在起跳前發揮或保持高速度,是跳躍技術的發展方向。
跳躍的起跳與投擲的最后用力也有共同之處,它們都具有爆發式用力的特點。這種用力特點,要求運動員在很短的單位時間內發揮巨大的力量,并通過合理的技術動作,使身體或器械產生較高的騰起初速度,從而為達到理想的騰空遠度或高度、為創造優異的運動成績奠定基礎。
田徑運動中的各個跳躍項目,它們的助跑形式和練習要求不同,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即人體的運動是從靜止狀態開始向前跑進,起跳后身體在空中有一個騰空過程,最后是落地。各項跳躍運動可以分四個緊密相聯系的動作階段,即:
人體向前水平移動階段——技術上叫助跑。
人水平移動轉變為向前上方運動階段——技術上叫起跳。
人體離地后的空中騰越階段——技術上叫騰空。
人體在騰空后的著地階段——技術上叫落地。
跳躍練習的動作之間是相輔相成。跳遠時平衡的空中動作、跳高時放松而舒展的過桿姿勢,都是正確完成助跑和起跳,身體重心沒有一定的騰空高度和遠度,就不可能有理想的空中動作和過桿姿勢。在跳躍運動實踐中,還存在著后一部分動作對前一部分動作的影響,如跳高運動員在起跳時,出現向橫桿倒體的錯誤,往往是由于過桿動作對起跳的影響而引起的。又如“制動式”起跳會影響助跑最快速度的發揮,使助跑與起跳不能有效結合在一起,影響跳躍成績。上述現象充分表明,跳躍項目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動作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
田徑運動學習評價:
第一項評價內容由學生自評和教師評價,采用過程性評價的方法;第二、第三項評價內容由教師評價,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第四項評價內容由學生互評,并采用過程性評價的方法。
以上是我對小學五六年級體育田徑運動教學的理解,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希望同仁們多多指正。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