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敬波
教材分析:這是一篇童話故事。快樂是人人都向往的,但關于快樂的內涵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體會,因此,題目中將快樂加上了引號。快樂需要自己去尋找,“找”便成了題目的中心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11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自主積累漢字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通過小山羊“找快樂”的故事,體會小山羊找快樂過程中的心理變化,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快樂,學會發現快樂,感受快樂,做快樂的人。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與人交流的愿望和積累詞語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通過小山羊“找快樂”的故事,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快樂,學會發現快樂,感受快樂,做快樂的人。
2.體會山羊媽媽的話。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情景導入
生活中,我們交了一位新朋友,學到了一項新的本領,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和家人的夸獎,都是讓我們感到高興、快樂的事。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有一只可愛的小山羊,它十分渴望得到快樂并在努力地尋找快樂。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和小山羊踏上找快樂的旅程吧!(板書課題《找“快樂” 》)
引導質疑:誰找快樂?為什么找快樂?怎樣找快樂?找到快樂了嗎?
二、初步感知課文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1)自由讀文,在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做上記號。
(2)再次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的讀音,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3)與同桌或學習伙伴分節輪讀,同伴讀得好給予表揚,糾正其讀得不對的地方。
2.學生自主認字。(同桌互讀、指名讀)
硬殼 朝下 幫助 甜滋滋 刮風 奇怪 笑臉 表示
3.標出自然段,指名分段朗讀。
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讀課文
1.師:小山羊找到快樂了嗎?從哪里看出來的?(板書:甜滋滋)
生:讀出高興的心情。
2.小山羊找快樂前的心情又是怎樣的?(板書:悶悶不樂)
生:帶著這種心情去讀這句話。
3.小組內讀課文。討論:小山羊是怎樣找到快樂的?
生分角色表演。(幫助小烏龜、照顧小樹、和伙伴一起做游戲)
4.分角色朗讀第5自然段,初步體會山羊媽媽的話。
齊讀山羊媽媽的話:“‘快樂在你臉上,在你心里,你自己能感覺得到,卻看不到它......”
(1)討論、體會。
思考:小山羊聽了媽媽的話明白了什么?
生:它明白了幫助別人會給別人帶來快樂,也會給自己帶來快樂。
生:它明白了和小伙伴們在一起,彼此都很快樂。
生:它明白了快樂其實就在心里。
(2)練習朗讀小山羊與媽媽的對話,讀出小山羊奇怪的語氣和山羊媽媽溫和的語氣。
四、拓展延伸
師:同學們,小山羊找到了快樂,也有了自己的快樂,那在你們的生活中又遇到過哪些快樂的事情?誰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你的快樂。(指名說自己的快樂)
五、總結升華
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時候會遇到不開心的事。如果你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情,還能快樂嗎?你遇到不順心的事時,有哪些秘方能讓自己擁有快樂呢?
大雕塑家羅丹曾經說過:美到處都有,關鍵是你有沒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如果你每天看到的都是快樂,那么你的心也一定是快樂的。
六、快樂的名言警句
1.快樂是一種心境,跟財富、年齡與環境無關。
2.善待自己,幸福無比;善待別人,快樂無比;善待生命,健康無比!
3.人生不過三萬天,成功失敗均坦然,是非恩怨莫在意,健康快樂最值錢!
4.快樂是長壽的妙藥,勤奮是健康的靈丹,運動是健康的投資,長壽是健身的回報。
七、板書設計
找“快樂”
幫助烏龜 照顧小樹 一起游戲
悶悶不樂 高興 開心
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讓學生以讀為主,從引導學生去尋找快樂,與同學分享快樂,在課文中領悟快樂的真正含義,懂得如何獲得快樂,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由于快樂是一種心理因素,是一種內心感覺,因此,觸動學生的心靈,讓學生能真情對話尤為重要。教學中,我特別注重以情激情,把快樂帶給學生,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心境,鼓勵學生一同分享自己的快樂,并在愉悅的心境下升華對快樂的認識。
引導學生深度探究,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效實施的重要標志。就這節課而言,要引導學生對快樂的真正含義有所感悟,需要教師注意傾聽,善于發現,及時捕捉珍貴的課堂資源,啟發、點撥學生挖掘自身的快樂體驗,從而提升對快樂的認識,懂得快樂不僅僅是一種心理現象,更是思想情操的外在體現。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