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強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培養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目的就是讓學生積累知識、拓展視野,促進心靈和思想的成長,促進自主作文的提高。如何保持良好的閱讀習慣,以閱讀促寫作呢?
一、激發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激發閱讀興趣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前提。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想方設法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出個性,讀出理解,讀出自己的韻味和思考,力爭讀出文章的精彩,從而讓他們的個性得到張揚,夢想得到放飛。同時在閱讀中要讓學生融入到故事情節中,充分享受文章的精彩,享受閱讀的快樂,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樂于讀書。
為了讓每個學生愿讀、樂讀、善讀,教師要盡量做到從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入手,選擇那些簡潔明快,貼近學生生活的作品,有益于學生身心發展的讀物。一般向低年級學生推薦童話讀物,這些書大多是圖文并茂的;向中年級學生可增加推薦戰斗故事、科幻作品類讀物;向高年級學生可以推薦偉人的故事、中外名著、地理歷史科技類讀物。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學生在進行閱讀時,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最基本的文字符號,積累了大量的詞匯,而積累語言材料是語言發展的基礎。并且要求學生定時定量的讀書,逐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之中。新課標要求六年制小學生課外閱讀不少于150萬字的分量,因此,我們要注意閱讀的廣度,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只有廣泛地閱讀,才能彌補課堂教學和課本閱讀的不足。因此,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興趣,有意識地讓學生從單純的喜愛某方面書籍擴大到閱讀更多有益的書籍,走向廣泛性閱讀,引導學生重視這些閱讀資源的利用,更好地積累資料,為寫作提供幫助。
二、培養學生科學的讀書方法
課外閱讀是教學在課外的延伸。搞好課外閱讀,關鍵讓學生掌握科學的讀書方法,使學生會讀書。為了提高閱讀效率,必須從實際出發,引導學生用科學的讀書方法進行課外閱讀,切實解決“怎么讀”的問題,以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
閱讀方法包括讀書的方法和做筆記的方法。讀書方法有默讀法、跳讀法、略讀法、速讀法等。做筆記的方法有圈點批注法、分門摘錄法、提綱挈領法、書寫心得體會法等。傳授這些方法要指導學生在具體運用時不拘一格,根據自己的需要靈活運用,最后組織交流,檢查督促。在課外閱讀中組織學生交流非常重要,學生之間的互相影響產生的作用有時比教師的指導更大。
學生在閱讀時,要有重點地選擇一些與學習密切相關或者自己最感興趣的章節進行精讀,讀的時候邊讀邊想,在文章緊要處,感觸最深處圈點勾畫。學生在課外閱讀時,只有根據自己閱讀的需要,把他們有機結合,久而久之,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和信息,真正做到讀有所得。
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要求學生隨時把精彩優美的詞句和片斷摘錄下來,廣擷博采并內化吸收,學以致用。新課標注重學生個性化閱讀,讓學生在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要求學生具有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特別是閱讀名著之后,要思收獲,談體會,發表見解和主張。要做好這一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寫讀后感,真正讓學生讀有所得。閱讀后,學生之間可以相互交流閱讀情況,討論解決疑難問題,交流心得,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學生不僅能掌握更多的信息,也能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增強寫作能力的提高。
三、引導學生認識閱讀與寫作的關系
學生要將閱讀轉化為寫作能力,用話題將材料統一起來,活學活用,避免閱讀的隨意性和寫作的盲目性。比如讀了李白的《將進酒》,我們就要學習他瀟灑的人生態度,傲視權貴的傲岸人格,“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暢快人生;學陶淵明,就要學他采秋菊,望南山的偉大情懷,學他“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的悠閑生活。讀屈原的《離騷》,我們就要想,屈原的材料可以從哪些角度開發,用于哪些話題,如生命,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獻出自己的生命,永為后世敬仰。如精神,一個人即使身處逆境,也要為崇高遠大的理想而奮斗,決不能動搖和放棄。如責任,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長的,但為了追求真理,應該不屈不撓,勇往直前。如愛國,在任何時候,都要有強烈的愛國心和高度的責任感。要把這些思想融入到自己的寫作之中。古人曾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得多了,視野就會開闊,素材就會積累得更多,學生在寫作時才會游刃有余,運用自如。如果沒有閱讀過程的知識積累,寫作豈不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讀寫不分家”是語文教學實踐中形成的共識,只是隨著語文學科體系的改革,多角度地開辟了新的讀寫天地,拓寬了小學生的閱讀空間和寫作空間。閱讀與寫作并進,讓學生邊讀邊品,邊練邊悟,邊悟邊寫,既能激發閱讀興趣、積累語言材料、熟悉寫作文體、明確謀篇布局、懂得遣詞造句,又能提高閱讀能力及寫作水平,實現讀寫整體推進。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升華。閱讀為寫作積淀了很多富有價值的內涵,無論是深刻的思想,還是豐富的語言表達,長期的閱讀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寫作。因此,我們要重視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有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不斷提高。
責任編輯 劉新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