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麗
摘 要:21世紀是一個信息化和數字化高速發展的時代,傳統的教育已經不能適應這個時代發展的需求。作為一名數學教師,不能以曾經的教學方式和經驗來教導學生,而是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勇于創新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自主思考;能力
隨著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教師對學生思考能力、思維方式的培養和鍛煉成為數學教學中的重點。數學老師教學的重點是鍛煉和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思考能力,要教會學生看清實際事物和虛擬事物的區別,透過想象的空間達到頭腦思考、創新的目的。以學生發展為本,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作為核心,兩手抓具體的意識和抽象的意識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結合獨立自主理論和教學理論,結合現代教育的特點,搭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獨立自主創新的思
考模式。
一、互動游戲,激發頭腦,增強自主思維
課堂上教師可以實行動靜結合的策略,通過換位思考來提高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讓學生參與游戲中,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也能提高教師的形象。另外,教師也可以轉化學生的思維方式,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將重要知識點簡單歸納,聯系生活實際,通過聯想實際鍛煉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比如,教師可以通過身邊的實際來進行教學,像存款利率的計算,讓學生計算自己的壓歲錢等,讓學生通過參與,自主思考,從而深刻記憶。生活與數學是連在一起的,二者密不可分,透過生活的現象觀察數學的奧秘,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也可以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真正愛上數學這一學科,見證數學的無限魅力。
二、鼓勵創新,提倡建議,促進全面發展
在這個信息化、科技化的時代,越來越需要的是能夠動手動腦的新型創新人才。教師在教學當中,不能只是一味單純的講解,而要考慮學生的接受和理解程度。讓學生對自己的教學方式給予一定的評論,根據學生的要求進行合理的改進,不能盲目地將知識點灌輸給學生,要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讓他們主動地去思考問題,運用他們這個時代應該具有的創新能力去思考問題。教師要時刻鼓勵學生放開頭腦,放開手腳,天馬行空地去想象,想象數學的廣闊性、實際性。一道數學題,要往活的方向解而不是往死的方向系。但是要想靈活地運用數學知識就要需要學生勇于創新,大膽思考。
三、進行類比推理,定位深刻思考,激發想象力
興趣是學生探求知識、追求真理、認識新事物的動力和源泉。教師應該多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探求興趣,從數學枯燥的知識點出發,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進行深刻的思考,從簡單的表面深入復雜的內部。正因為學生缺乏總結歸納的能力,教師就應該起到帶頭作用,將知識點統一,通過類比推理引導學生全面深刻地思考問題。我認為在教學中教師應該主要抓住以下幾點來激發學生的深刻思維:(1)加強學生的分析、總結能力。只有學生自己學會自主分析,概括總結,才能做到一題多解,一題多變。(2)加強學生深入的聯想能力。通過聯想生活實例和身邊的實際讓學生能夠深刻記憶。
四、發揮想象,主動參與,鼓勵大膽疑問
有些數學知識是有規律可循的,但是學生不能單單記住那些規律,而要找到知識點的動態性,通過聯想拓展思路,靈活運用,不能死記硬背。教師要領導學生通過各種生動的例子來聯想,鼓勵疑問,提倡學生可以有各種各樣的猜想。不能讓學生呆呆地只做聽眾和觀眾,要讓他們成為主角,參與到各個活動中,發揮想象的力量,使學生能夠自主地意識到數學這一學科的魅力所在,讓他們主動愛上數學,愛上生活,愛上老師。
五、塑造高品質、高素質、全面型人才
在學習中,教師只能起到引導作用,真正占據主體地位的還是學生本身。一個學生的學習的好壞,不僅在于教師的引導,還在于學生自身的素質與本性。教師一定要因人而異地去發現各個學生的個性,從中找到適合的方法,引導其獨立思考,自覺創新。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名人名言、各種典故來激勵學生,讓他們通過名人的事跡來正確地看待數學,看待生活,看待自己,從而豐富學生的閱歷,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除此之外,老師還要努力調整學生的心態,對其心理進行調試,對學生正確的行為多加鼓勵。無論其疑問或者說法對與錯,都是學生自主創新的表現,教師都要細致耐心地講解,不能對其直接否定,要給予一定的解答。教師運用正確的方法塑造或者改變學生的個性,就會很大程度上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大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創新性。
總之,在這個物質文化豐富的時代,想要學生主動地愛上數學,就要改變數學在學生心目中枯燥乏味的印象,提高學生自主探索新知識的興趣,鼓勵學生敢于實踐、善于發現,讓學生領悟到數學的真諦,感悟到生活的美好!
參考文獻:
范永麗.“生本學案”四環節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的理性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31).
?誗編輯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