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教育制度在不斷深入改革,人才培養逐漸呈現出多樣化趨勢,各個領域的人才培養都是不同的,針對性強的人才培養會更加具有先進性和應用性。數字媒體行業中的人才一般都需要有較高的藝術設計能力,為此,該專業的人才培養則不能僅限于學好本專業的知識,更要有非常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本文主要探究了軟件與藝術相融合下的數字媒體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法,并對該模式的人才培養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 藝術教育 數字媒體專業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214-02
當前,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數字動畫、游戲開發和設計、數字藝術設計、數字出版圖書、數字廣告等數字化技術和數字行業在飛速發展過程中。因為數字形式表現媒體內容,能夠更加自由、更具有想象空間,由此產生了形式多樣、技術強大的數字媒體產業,并成為我國信息產業發展的一個起點。為了更好的順應數字行業的飛速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大增,培養數字媒體應用能力強,具有非常強的軟件設計能力以及藝術設計能力的人才成為中職教育工作的重點。
一、傳統數字媒體人才培養存在的不足
數字媒體是我國近年發展起來的一類新興行業,鑒于該行業專業性較強,為此,需要的人才既要有非常高的藝術設計水平,還要有計算機的應用能力。但是該專業的人才培養依然不能滿足行業目標,在教育方法和教育制度等方面還存在很多的不足。我國數字媒體發展起步較晚,人才培養還處于初級階段,中職中都沒有一個完整的、規范的教學模式。雖然很多中職都在積極探索有效的人才培養方法,但是取得的成效不足,并且受傳統教育制度和教學方法的影響,人才培養方案依舊過分依賴于學科教材。學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都不能培養出來。
中職中,不同教學內容都是按學科劃分,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多個教學單位。但是因為各個學科的聯系性不強,學科之前往來與合作有限。學科的脫節和獨立,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以及教學都會帶來不良影響。最終導致了很多中職將重點放在單一學科上,比如,軟件設計專業、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也有的中職在藝術領域中開設了動漫設計等專業。這些課程的開設雖然能夠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但是數字媒體專業的學生藝術素養并不高。
一些中職在教育模式不變的情況下,在課程上增加了一些講座和興趣課,使學生在基礎課程外,還能學到跨學科的知識。這種教育模式能夠豐富學生知識,并在不同的學科之間形成了密切的交流與合作。但很多教師綜合素質不高,無法更好的進行學科交流與實踐,為此,對中職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教育能力。
二、軟件與藝術融合的數字媒體跨學科人才培養的主要方法 (一)加強軟件與藝術技能的融合,構建專業課程體系
組織軟件專業和數字媒體專業的教師制定學生培養計劃,為交叉學科體系的構建提供理論依據,構建專業課程體系。在培養方法上加強學生基礎知識、應用能力、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使學生具備數字媒體理論與實踐的知識,并能夠將知識通過計算機技術表現出來;在課程構建方面,首先要能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設置主修的課程,突出專業特色。其次,做好計算機與藝術專業課程的設置,能與專業課程有效的配合。展開校企合作,讓學生能將所學知識更好的應用到實踐中。積極與課程標準中的其他學科交流與合作,將優秀的教學成果融入到專業教學內容中。
(二)構建數字媒體聯合實訓室
中職要使教學呈現出層次化、數字化結構,構建聯合形式的教學實訓室能夠實現數字媒體與藝術的充分融合,實現了課程融合。
很多中職學校通過組建聯合實訓室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成果,比如,國內某中職整合了該校的兩個實訓室,并借助產業集群、校企合作、產學結合等形式實現了人才培養。通過組建實訓室,使多個學科能夠在實驗室中進行合作。此前,數字媒體聯合實訓室融合了數字媒體技術、計算機技術、動畫設計、藝術設計等課程,在實訓室中,學生可以感受到課程融合帶來的強大沖擊力,感受到了知識的強大。為學生提供學習融合專業理論知識以及實訓為一體的空間。不同專業的學生可以探討和交流學習經驗。相互取長補短,并使企業實習成為一項重要教學環節,為實踐教學改革和發展提供了空間。
(三)組建復合型的師資隊伍
數字媒體專業是一門新興學科,對于教師的要求也非常高,鑒于數字媒體與軟件設計、藝術設計有密切聯系,為此,該專業教師要有較深的人文素養以及綜合性的技術。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要構建學科領頭人、專業負責人機制,并形成內部結構合理、中間力量強大的梯形制度結構。要將重點放在青年教師的培養方面,并始終堅持學術自由、創新、高效的原則,合理利用教師資源,做好優秀教師的培養和深造工作。
本文從聯合實驗基地構建、課程體系構建、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做出了深入分析,探討了軟件與藝術融合的數字媒體人才培養的方法。
參考文獻:
[1]王萬良,朱上上,姚裕萍等.軟件與藝術融合的數字媒體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J].中國大學教學,2010(3):38-39.
[2]叢婧.基于數字媒體與當代藝術的融合下的后影像時代新媒體藝術探索[J].藝術科技,2014(10):49-49.
作者介紹:
華而實(1987.11-),女,浙江黃巖人,中學二級,研究方向:計算機網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