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翔?張媛媛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鮮明的時代特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的方式,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改革的核心。筆者在《網絡數據庫技術》課程教學中嘗試翻轉課堂教學,在實踐中,對教學中的關鍵進行研究、反思,以期為其他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信息化;翻轉課堂;反思
項目:學院教改課題(14JY05)研究成果
1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整個社會的信息化進程加快,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鮮明的時代特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的方式,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改革的核心。翻轉課堂是變革傳統課堂的一種有效方式,目前在國外已經有許多實踐性研究經驗證實了其有效性,國內許多中小學已經著手相關的教學應用,如重慶的聚奎中學、上海的楊思中學等,而在高職領域還未得到大規模的應用,存在叫好不叫做的現象,筆者在《網絡數據庫技術》課程教學中嘗試翻轉課堂教學,要求學生課前完成針對知識點和概念的自主學習,課堂上進行解答疑惑、匯報討論,課后進行知識鞏固,在實踐中,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研究、反思,為進一步的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2 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的幾個關鍵問題
2.1 教學內容設計
根據課程的教學目標,結合項目驅動教學思想,選取學生選課系統作為課程的綜合項目,并按照數據庫系統開發流程將其劃分為7個一級子項目,每個子項目可進一步劃分成15個二級子項目,分別對應各自的學習任務和知識點。針對各個子項目,制作學習任務單、微課程視頻、操作演示動畫及相對應的進階練習,形成微課程資源,并且在進階練習設計為基礎練習、拓展練習及綜合練習三個層次。
2.2 教學活動設計
翻轉課堂主張課前學習知識,課內內化知識,課外鞏固知識。為了確保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在課前階段,一方面將微課程教學資料在課前上傳到世界大學城空間、百度云空間、QQ空間、微課網等平臺,供學習積極性好的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完成相對應的基礎練習;另一方面,對絕大部分同學來說,知識的自主學習過程放在課堂中,在教師的監督下在限定時間內完成。同時為保證教學效果,教學全程在機房完成,上課期間斷開與外網的連接,而將教學微視頻及相關教學資源在課前上傳到FTP服務器中,供學生自主學習并完成基礎練習;與此同時,提前完成知識學習的同學可進一步完成拓展練習、綜合練習或進入下一任務的學習。與此同時將學生劃分為若干項目組,確定項目負責人,并確保每個分組有1-2名基礎較好的同學。在自學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可向同組的其他同學請教或討論,解決不了的可向教師尋求幫助。教師通過教室巡查收集問題,對于普遍問題,集中進行講解。對于個別問題,可以指定完成的好的同學為小老師,負責解答其他同學的疑問。對于綜合練習,一般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小組在完成后,向全班展示,分享交流學習心得。課下,學生除了在PC機上在線鞏固知識,也可借助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下載視頻資源開展移動學習,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將線上、線下充分結合起來,讓學習無處不在。整個教學過程如圖1所示。
2.3 學習過程管理與評價
在整個翻轉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過程監管顯得十分重要,它為全面、綜合的評價學生的課程能力提供重要依據,將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甚至會影響翻轉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因此為每位同學建立學習成長電子檔案,實時記錄學生的學習成長情況,并且以圖形化形式顯示,讓學生看到自己學習成長的過程,從而累計成就感,讓他們感覺原來我可以學好的,增強自信心。在自主學習環節,線上根據大學城的登錄次數、在大學城中發表的作業情況、留言的情況進行記錄,在QQ、微信中參與討論的次數、提出話題的次數進行統計;線下,則根據課堂上的專注程度、基礎練習的完成情況進行記錄。在討論環節,統計發言的次數、幫助指導其他同學的情況及綜合項目展示、分享情況,進行實時記錄。最后將形成性評價、自我評價、同學間互評、綜合項目評價、期末卷面評價來綜合形成對該學生的課程綜合評價,避免了一考定性的武斷做法,實現專業能力、自學能力、交流溝通能力等綜合能力的提高,實現人的全面、個性化的發展。
圖1 項目式翻轉課堂教學
3 關于翻轉課堂教學的思考
3.1 翻轉課堂教學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
翻轉課堂教學的自主學習環節,要求教師制作生動、活潑,極富有吸引力的教學視頻、動畫等教學資源,這要求教師對課程內容非常熟悉,對行業、企業背景了解,對教學項目、練習的安排設計合理、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將教學項目、教學目標與學生的興趣點有機地結合。利用最近發展區原理,有針對性的選擇、重組內容來制作視頻,特別要注意難易適中,內容太陌生,學生容易怕難而停滯不前,太容易則易輕視而不學習,建立好已學過的知識與即將要掌握知識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然過渡,實現知識的遷移;另一方面要求具有較高的視頻、動畫的制作能力,其中包括錄制的視頻必須畫面清晰、富有吸引力、生動、形象,時間短,控制在10分鐘以內,避免學生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而不認真完成自學。
在課堂討論環節,課堂活動的設計,整個課堂的駕馭、節奏的控制、如何啟發學生,都提出更高的要求。考慮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注重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通過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實現團隊合作、組內討論及知識的拓展深化。并且要提前預計好各種可能提出的問題、發生的狀況,尤其對于沉默學生,如何啟發,讓他們認真參與到翻轉課堂中來,或通過多種評價、考核方式來激發他們的潛能,樂于參與到課堂討論中去,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目前,比較普遍的現象是一門專業課程通常由一個老師來教,而年青教師一學期要擔任2-3門課程的講授任務,課程資源的制作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學校在制度上、經費上缺乏相應的支持,教師的積極性大打折扣。
3.2 所有的內容是否都適合使用翻轉課堂教學值得深思
翻轉課堂教學要求知識內容的講解都采用視頻、動畫的形式體現,對于數據庫、數據表的創建與管理等內容操作性強、知識點相對獨立的內容,適合于使用翻轉課堂教學,而對于數據庫設計規范、關系范式等抽象、需要推理的內容則不太適用,效果并不好。因此,要進一步推廣翻轉課堂教學在課程上、課型上要仔細斟酌。
3.3 翻轉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的開展需要功能更強大的在線教學平臺支持
目前自主學習環節主要通過人工記錄、統計為主,能否開發配套的支持教學平臺,除了實現學生的在線學習外,還支持學生在線時間的實時統計,進階練習的自動判卷及自動進行學情分析,以確保學生有效的進行自主學習。教學平臺一方面支持教學資源的呈現,構建學生虛擬學習的環境;另一方面能實時統計能及時向任課教師反饋學生學習狀況、遇到的問題,方便教師進行學習診斷,有針對性地完成輔導和下一階段任務的設計、調整工作。
4 結束語
翻轉課堂教學是探索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新方式,在國外有許多成功案例,但要在我省高職院校中進行大規模推廣,生硬照搬,不符合我國國情,結合教學實際,形成自己的翻轉課堂教學任重而道遠,同時也需要學校、任課教師及學生多方不斷努力、探索。
參考文獻
[1]朱宏潔,朱贇.翻轉課堂及其有效實施策略芻議[J].電化教育研究,2013,(8):79-83
[2]宋朝霞,俞啟定.基于翻轉課堂的項目式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4,(1):96-104
[3]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3):58-64
[4]王紅,趙蔚,孫立會等.翻轉課堂教學模型的設計-基于國內外典型案例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3,(8):5-10
[5]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