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顯倫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有效的學習形式,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隨著新課程實驗的不斷推進,伴隨著廣大教師的課堂實踐,合作學習已經越來越得到廣大教師的肯定,也越來越被廣大的學生接受和喜歡。本文主要就初中數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措施進行探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合作學習;循序漸進
學生之間的合作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中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客體的這樣一種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可以更好的發展,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讓學生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合作的學習方式既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照顧到了學生的差異,能很好地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縮小學生間的差異,從而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 合理的分組為小組學習奠定基礎
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要讓人人參與學習過程,人人體驗成功,探索與發現的樂趣。合作學習中的每個組均為一個小集體。合作學習就是通過這樣一個個小集體發揮作用,完成探究任務。因此,小組內部人員的安排就顯得尤為重要,成員的搭配應該相對固定,教師要認真考察學生個性差異、能力特征,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習慣、性格愛好、成績差異等因素做詳細了解,進行異質分組后,在組內對每個組員還須進行合理的分工,角色的調配。要在組員中選出一為組長,組長要充當小老師的角色,在自己完成好任務的前提下,組內不會的他應負責講解,同時還應該檢查組內成員的完成情況。
2 適當的點撥發揮教師引導作用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作為合作交流學習的組織者和促進者,在實施這種學習方式時,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做一個成功的引導者、促進者。教師要具備對異質性小組進行、調控、促進等組織技能,及時地診斷與處理問題,當學生和小組面臨問題時,能進行辨別、分析,并對學生進行幫助,對學生學習進行有效的調控和促進。教師要通過對新課導言的設計,問題情境的創設,來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產生合作交流學習的沖動和愿望。教師作為學習的促進者,在合作學習的組織方面,要制止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話語霸權,擴大學生的參與面,努力使合作成員的表達機會。在面對具有不同意見的問題時,教師應讓合作學習者學會傾聽,贊成什么反對什么,都要言之有理。要在聽取其他小組合作成員論點論據的基礎上進行有的放矢的爭論,并在吸收小組合作成員已有認識的基礎上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在合作學習的方法方面,教師應要求小組成員了解小組要解決的問題的背景,并要求學生對小組合作的問題有一個預先的準備。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來回走動,主動發現學生無法解決的問題,并給予適當的點撥,使學生在思考的基礎上更深刻地理解為什么這樣,為什么不那樣。
3 合適的討論時機提高合作效率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但是必須適度安排時間讓學生進行討論,否則導致課堂一盤散沙。因此,我們一定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和教學環境等情況,選擇有價值的內容在一定的時間內進行合作學習。一般而言,比較復雜的學習內容適宜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在進行合作學習時,先要明確學習任務與目標,用很短的時間,協調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完成學習任務。對討論有困難無序或偏離主題的要及時進行適當有效的引導,但又要放手讓學生大膽討論。小組合作還需遵守一定的規則,小組內應該有具體分工。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只有選擇合適的時機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才能拓寬學生的創新視野,才能提高合作的效率。
4 足夠的思考時間發掘學生數學思維
合作學習是建立在學生個體合作需要基礎上的,在學生個體解決某個數學問題遇到障礙,苦思而不得其解時進行合作學習才有價值,才有成效。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小組討論式的合作學習,但有僅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師一宣布小組討論,前后四人馬上聚在一起,滿教室嗡嗡聲,小組里每個人都在動嘴,誰也聽不清誰在說什么。幾分鐘后,老師一喊“?!?,學生立即安靜下來。這種幾分鐘的討論,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這樣,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問題情境,更談不上自己的獨立方案,容易造成要么組內優生一言堂,使討論流于形式,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時間。有時候合作學習的時間不是幾分鐘,而是一節課、一天、或者一個星期。
5 科學的引導培養學生合作意識
合作分組的性決定了學生在共同活動中必須做到互相幫助,互相監督。其中的每個成員都要對其他成員的學習負責,體現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意識要求??梢允箤W生在交往中產生心理相容,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系,從而對集體的形成和鞏固產生積極的影響。在共同完成這一份作業時,學生需要互相討論、爭辯、向老師請教,取長補短,集中各位組內成員的智慧。由于討論與解決同步進行,學有困難的學生可隨時提出問題,組內成員可以及時地解決,帶動組內成員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從而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通過集體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意識,加強了相互之間團結合作的關系。
6 科學的反饋評價增強學生合作信心
對合作學習進行科學的評價,是合作學習成功發展的關鍵。學生首先要理解評價方式才能積極的參與到合作中去,才能在小組合作中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合作學習的評價要重視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要重視合作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小組中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前者的評價要更注重小組集體,因為合作講究的是依靠學生之間的互學、互幫、互補、互保達到提高學習的效率,所以要通過評價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分工合作。另外,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予以恰如其分的個人評價。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從教師有針對性的評價中及時發現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教師在課堂評價過程中注重各個不同層次的學生所能達到的效果,有的放矢的評價學生,從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學習過程中獲取到新知識,切實體驗到合作學習的快樂。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教學方式,在培養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互相帶動、共同提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只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思考、不斷改進、不斷積累,就會總結出較為成熟的經驗方法應用到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上,從而使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取得更大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傅道春,齊曉東。新課程中教學技能的變化[J]。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馬小平。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思考[J]。寧夏教育,2010(3)
[3]孔企平,張維忠,黃榮金。數學新課程與數學學習[J]。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