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原
摘 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司投資是現代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經濟手段,關系到公司的長遠發展和市值的增長。每個企業在投資過程中難免會有風險,企業若缺乏正確識別和防范風險的能力,必將被風險吞噬.因此,如何規避和化解風險,則是企業投資首當其沖的問題.本文針對我國企業投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提出相應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企業投資;風險;防范對策
一、目前我國企業投資管理現狀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投資和再投資是企業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不斷發展和持久成長的必經之路。隨著企業的壯大,有了一定的資本積累,如何使用這些資金來獲得最大限度的投資收益呢?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的投資現狀是:一保守型,在商品供應充足甚至過剩的經濟背景下激烈的競爭,殘酷的優勝劣汰,使這些企業裹足不前,導致企業失去發展后勁,最終被淘汰出局。二盲目冒進型,有八種:①盲目跟風上項目②一心擴大投資規模③資金投向陌生領域④忽視產品品質⑤輕信高科技⑥投資合作伙伴選擇不當⑦投資借款用錯路⑧過分相信財務報表作用。這些都可能導致企業因資金斷鏈猝死或是在追求規模的過程中深陷泥潭。由此可見,企業投資成敗不僅取決于企業管理者的職業素質、能力、修養和將企業視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高度事業心,還取決于社會環境、財務風險的規避是否卓有成效、企業文化建設等。
二、中小企業投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科學的投資管理機制。中小企業投資是企業變革求生,尋找新的贏利機會的惟一途徑,也貫穿于企業經營的始終,在這個過程中,投資風險不可避免的充斥于企業發展的全過程,具有客觀性。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的投資管理先天存在不足,企業的投資管理監督制度和辦法滯后,無法適應經濟發展形勢的需要,忽視科學投資戰略規劃和精確的預算控制,沒有嚴格的風險控制分析和市場應急措施,缺乏必要的激勵約束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等等。
(二)中小企業投資缺乏科學性。有的企業在投資決策中因市場經驗不足或管理人員素質偏低,難以迅速看清自身情況與未來市場走向。容易發生短視行為,缺乏長遠發展戰略目標,投資隨意性大,既沒有深入調研市場的容量和社會生產能力,也不經過民主集中做決策,沒有必要的投資論證,僅憑主觀臆斷等非理性因素進行項目投資開發。其次是,大多數企業投資缺乏創新精神,只是單純模仿市場領先企業或同行相近企業的投資模式及投資做法,墨守成規,缺乏推陳出新的魄力和能力,即使獲得一定的投資收益,但是無法通過投資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或核心競爭力。
三、加強我國企業投資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改進管理制度,完善內部機制。首先,中小企業管理需依法而行,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條件和特點,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規范化、科學化的投資管理方法,健全投資管理機構,完善投資決策機制、管理機制、監督機制和激勵機制,嚴格投資管理制度。其次,投資活動應按照投資建議、可行性分析、投資決策、投資方案執行過程等環節對投資項目總體運營情況進行監控,主要監控項目未來發展能力、項目的安全性、項目盈利能力、項目運營效率等。投資項目投資完成后,須對投資項目進行驗收,并評估投資效果,審計部門須對投資項目進行審計,力爭每一項投資都做到事前論證科學民主、事中監督及時有效、事后考核評價準確。以較小的風險管理耗費得到最好的投資安全效益。
(二)百度經驗:jingyan.baidu.com提高投資風險防范與控制意識。企業需要從領導層到全體員工都高度重視投資風險防范與控制意識,投資風險意識應是每一個優秀的企業家所應具備的第一素質,企業還必須擁有一個具有較強抗風險意識和科學投資意識的團隊,能對企業所處的環境有準確的把握,對市場變化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管理團隊的風險意識,決定了企業整體的風險管理水平,也決定了企業能否在競爭中持續發展的前提。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培訓必不可少,不僅要進行財務、法律、稅務、審計、金融等專業知識培訓,還要培養員工歷史使命感和工作責任感、集體榮譽感,通過長期符合法規的經營理念和良好文化氛圍的熏陶,加強企業投資風險管理的氛圍。
(三)科學周密的對投資項目進行分析管理。企業投資的目的在于獲取投資收益,而投資風險卻與投資收益相伴而生,通常投資收益的期望愈高所遇到的投資風險也將愈大。因此,
企業投資風險管理應包括一下幾個環節:(1)風險識別,對風險因素進行甄別,其因素包括:投資條件、競爭對手實力、法律法規限制等,確定各種可能存在的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密切注意投資各階段更替過程中的風險變換,提高對風險客觀性和預見性的認識,掌握風險管理的主動權。(2)風險估計,對已經識別出來的風險,要進行嚴格的測度,估計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可能造成的損失,并做出系統分析,確實把握投資的風險程度。(3)風險控制,根據風險發生的特點和規律,對風險進行系統控制,制定風險防范措施和風險處理方案,如:策劃回避和轉嫁風險措施,制定緊急情況下的應變計劃等,合理安排投資的實施,搞好重點風險項目的管理,盡力預防和避免可能發生的風險,或降低風險程度。科學周密的投資風險管理可以讓企業領導者,正確識別、衡量財務風險的程度并掌握其規律性,將財務風險降至最低,為投資活動獲得預期經濟效益保駕護航。
(四)構建投資風險預警系統。防范企業投資風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構建投資風險預警系統,就是以收集到企業相關信息為基石,采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方法,來發現企業投資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潛在風險,并發出警示信號,以達到實現對企業投資活動風險預控的目的,它應該貫穿于企業的整個經營活動中。企業投資風險預警指標應遵循六大原則,可行性、時效性、穩定性、靈敏性、重要性、超前性,以六大原則為基礎,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可以把企業投資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劃分為項目未來發展能力、項目的安全性、項目盈利能力、項目的運營效率和項目的投資結構等五大部分。企業應選取多個具有代表性的指標加以綜合,以盡可能全面綜合反映企業投資項目的總體運營情況。企業投資風險預警系統的構建是否正確,直接決定著其警報發出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因此,在該系統的建設過程中,企業還需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目標必須明確;第二,以企業可接受的最差后果為底線;第三,企業需要根據環境變化不斷動態調整,加強信息的收集與管理。例如在企業資金流動性偏弱時,需要選擇變現性強的投資項目,盡量減少與主業經營沒有直接聯系的投資項目,控制好投資規模和發展擴大的節奏,將資金集中于富有競爭優勢的領域,合理安排企業現有資源。
(五)創新投資思維,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企業領導者的創新思維必不可少,樹立戰略思維,注重價值創新,以敏銳的眼光時刻把握外部環境的變化,以最快的速度調整自己的經營策略,在管理理念、企業發展模式、營銷理念、企業文化等方面進行創新,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在自己的領域內不間斷的自我積累、在產品品質上下功夫、根據市場的真實需求調整產品的結構及技術含量,揚長避短,趨利避害抓投資,培植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四、結語
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的不斷推進,企業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許多的問題,其中,中小企業投資管理問題十分顯著例如:企業投資管理監督制度和辦法手段落后、市場調研不充分、投資缺乏創新、投資決策缺乏整體戰略意識等一系列的問題,很大程度加大了企業的投資風險。對此筆者通過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決方法,為企業做好投資風險防范工作,加強企業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 鄭明望.關于中小企業項目投資決策的研究:以概率樹分析法為例[J].湖南社會科學,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