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姿余
摘 要:該文介紹了龍海市農村沼氣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和措施。主要包括:采取多種措施、加大扶持力度、開展創新多種經營模式等。為全市農村沼氣進一步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沼氣;發展現狀;對策;龍海市
中圖分類號 S21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08-90-02
龍海市位于福建省九龍江流域下游沖積平原,是國家級外向型農業示范區和海峽兩岸對臺農業合作試驗區。近年來,龍海市生豬養殖業向集約化、規?;^域化快速發展,2014年底全市生豬年存欄約43萬頭,初步形成白水、程溪、九湖等鄉鎮生豬養殖區域相對高度集中的基地,導致高濃度和高度集中的生豬養殖糞便污水對九龍江流域下游水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并呈現“點—線—面”的發展態勢。生豬養殖業快速發展,同時也帶來養殖污染。大力發展農村沼氣建設是治理生豬養殖污染、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促進生豬養殖業可持續發展,最為經濟有效措施和途徑之一。我市農村能源工作以農村沼氣建設為重點,積極推廣“豬—沼—果”能源生態模式,推進農村家居文明清潔化、庭院經濟高效化、農業生產無害化和衛生環境優良化建設,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1 龍海市農村沼氣發展現狀
龍海市農村沼氣建設以農村戶用沼氣、生豬養殖場沼氣工程及鄉村沼氣服務網點等為主要建設內容。
1.1 戶用沼氣池建設 截至2014年底,龍海市共建戶用沼氣池8 160口,總池容2.823萬m3,日可處理排糞量3 517.76t、污水12 508.22t,戶均年產氣量900m3,總產氣量 405萬m3,年產有機肥料1 343.38萬t。其中2007年至2010年由于政府建池資金補助,戶用沼氣建設發展最為迅速,4a共建池2 180口。
1.2 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 我市大中型沼氣工程在2009年中央擴大內需項目的推動下開始啟動建設。全市完成建設2個大中型沼氣工程,即龍海市六豐養豬有限公司大中型沼氣工程,項目總投資297萬元,中央補助78萬元,池容1 800m3;龍海市程溪金洛來農牧場大中型沼氣工程,項目總投資297萬元,中央補助53萬元,池容1 600m3 。另一個在建工程是龍海市南太武畜牧有限公司大中型沼氣工程,項目總投資297萬元、池容1 200m3。
1.3 鄉村沼氣服務網點建設 為鞏固農村沼氣建設成果,確保沼氣池正常使用并充分發揮效益,龍海市在2008年開始申請鄉村沼氣服務網點建設。從2008年到2014年,共申請完成24個鄉村沼氣服務網點建設任務,中央、省政府項目建設補助68.6萬元。其中2008年投建16處、2009年投建4處、2010年投建4處。鄉村沼氣服務網點以沼氣建設項目村為依托、農民個人領辦的經營方式,每個網點具備為300~500個沼氣用戶服務的能力,主要分布在我市養豬專業戶較多的白水鎮、程溪鎮、九湖鎮、東園鎮、海澄鎮等鄉鎮。
2 存在的問題
2.1 戶用沼氣發展緩慢 從2011年開始,我市戶用沼氣發展速度開始緩慢下降。主要原因:一是龍海市有很多鄉鎮被劃入九龍江流域畜禽養殖禁養區,導致養殖散戶減少,養殖業逐漸往園區化和規模化方向發展。二是部分農戶思想落后,對沼氣好處認識不夠,不愿建池。三是由于戶用沼氣項目要求整村連片推進建設,龍海市現在能達到這個要求的自然村很少了,所以市農業局這幾年都沒有向政府申報戶用沼氣項目,沒有政府補助,有些農戶資金不足,無能力建池。
2.2 大中型沼氣工程存在數量少,沒有向農戶集中供氣 2009年我市建了2處大中型沼氣工程,之后到2014年才有1處大中型沼氣工程開始申報建設。而我市規?;i養殖場數量較大,生豬存欄200頭以上的養殖場就有250多家,且生豬總存欄數約占全市生豬總存欄數85%以上,其中符合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的養殖場達20多處,所以已建大中型沼氣工程數量比例是很低的。規?;i養殖場產生的養殖糞污若沒有進行合理治理利用,會產生嚴重環境污染,直接危及周邊村莊、居民、農田生態環境。2個已建成運行的大中型沼氣工程都沒有向周邊農戶集中供氣,沼氣工程產生的沼氣只供養殖場自用且過量,易造成沼氣二次排放大氣污染。
2.3 沼氣服務網點經營模式單一、效益不佳、后勁不足 我市24個鄉村沼氣服務網點均采取農戶個人領辦、自負盈虧的經營方式。有4個正常運營沼氣服務網點,每個網點平均年收入17 660元,年純收入4 815元,可以看出網點的經濟效益較低。
2.4 沼氣綜合利用率低 無論是戶用沼氣還是大中型沼氣工程,沼氣綜合利用率都不高。一是農戶建戶用沼氣池,只是用來炊事和照明,對沼液、沼渣的綜合利用(如沼液浸種、沼肥養魚、沼渣種蘑菇等)不多,沒有充分發揮沼氣綜合利用應有的效益。二是大中型沼氣工程沒有達到預期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沼氣工程所產生的沼肥沒有被充分利用,排放大量沼液、沼渣對周邊環境易造成二次環境污染。
3 發展對策
3.1 采取多種措施,促進戶用沼氣發展 我市已建池農戶只占適宜建池農戶數的65%,農村沼氣建設規模遠沒達到國家提出的“普及農村沼氣”的水平。為促進戶用沼氣持續發展,應采取多種措施:一是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讓農民知道建沼氣池的好處。利用廣播電視、宣傳標語、科技下鄉等方式,宣傳農村沼氣建設的意義和作用;建設農村沼氣建設成功經驗示范點,讓農民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果,以達到由“要我建”向“我要建”思想轉變。二是針對我市很多鄉鎮被劃為九龍江禁養區,養殖散戶減少,導致沼氣池原料投放不足現象,相關部門應該積極推動農村沼氣由單一的畜禽糞便發酵向多種發酵原料轉變。三是地方政府要增加對農村戶用沼氣建設資金的投入。我市從2007年至2010年已從中央、省政府得到293.2萬元補助資金,創建了20個沼氣建設示范村,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但農村適宜建戶用沼氣池而沒有享受到此項建池補助的農戶還很多。鑒于中央、省政府已加大該項目建設投資,地方政府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增加此項經費的投入,比如每年投入部分資金專門補助戶用沼氣池建設,確保建1個、成1個、用1個,通過看得見的效益提高農民建池積極性。
3.2 加大扶持力度,發展沼氣工程建設 規?;B殖場大中型沼氣工程技術,是一項以開發利用養殖場糞污為對象,以獲取能源和治理環境污染為目的,實現農業生態良性循環的農村能源工程技術。隨著我市規?;B殖場的快速發展以及九龍江流域環境污染治理的力度加大,治理畜禽養殖場糞便污染刻不容緩,而建設沼氣工程是畜禽養殖場治理糞便污染的有效途徑,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顯著。但我市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進展緩慢,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大中型沼氣工程投資大,生豬養殖業因受養殖周期性影響,企業產生年平均利潤較低,大部分養殖企業缺乏獨立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的能力;二是規?;B殖場大中型沼氣工程是一項科學配套系統工程,我國南方沿海地區大中型沼氣工程項目中央投資建設補助過低,只占主體工程建設投資額25%,而地方配套項目建設補助又缺失;三是已建成運行的大中型沼氣工程,因規模化養殖場所處地理位置一般距周邊農莊較遠,無力向農戶實現集中供氣,大大影響養殖場收入。比如龍海市程溪金洛來農牧場大中型沼氣工程項目,原先工程可研設計向168戶農戶供氣,此項收入可達8萬元,但項目運行后,由于涉及沼氣輸送管道遠距離鋪設、用氣計量、價格核定、費用收取和運行費用等問題,無法實現集中供氣,削減養殖場收入。因此,為了推動規?;B殖場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首先政府要加大項目建設補助比例,在加大政府財政補貼的同時,采取各種措施齊頭并進,如發行國債、金融部門在信貸方面給予優先支持、稅務部門對大中型畜禽養殖企業興建沼氣工程的,在符合稅收的前提下,給予必要的減免稅優惠。其次,積極探索集中供氣模式,解決好輸送管道鋪設、用氣計量、價格核定、費用收取和運行費用等問題。增加業主收入,調動業主供氣的積極性,政府應該考慮給予用氣補貼。
3.3 經營模式多樣化,健全農村沼氣服務網絡 打破鄉村服務網點原有單一的經營模式,鼓勵企業或個人成立股份合作制的沼氣服務公司,建立連鎖的鄉村服務網點,對原有經營不佳的沼氣服務網點進行整合;建設縣級市服務中心,形成以縣服務中心為支撐,村級服務網點為基礎的服務網絡。
3.4 推廣沼氣綜合利用技術,發揮農村沼氣綜合效益 沼氣綜合利用是農村沼氣建設的核心和關鍵。通過沼氣綜合利用,把沼氣建設與種植業、養殖業有效結合起來,以畜建沼,以沼促菜、促果、促畜,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增加農村綜合生產效益。沼氣可用來發電、點燈、日常炊事及取暖保溫、貯藏;沼渣含有較全面的養分元素和豐富的有機質,具有速緩兼備的肥效特點。沼液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氨基酸、微量元素、植物生長刺激素、B族維生素、某些抗生素等,因而對農作物生長過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充分利用“三沼”,可減少砍伐、節約資源;減少化肥、農藥過量施用以及農業環境污染等問題。但現在農戶建池大部分僅停留在用沼氣點燈、日常炊事。因此,應加強推廣沼氣綜合利用技術,并建立相應示范點,把農村沼氣效益充分發揮起來,提高沼氣綜合效益的捷徑,推進生態農業快速發展。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