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琛
摘 要 中職教育需要培養應用型人才,校企合作是重要的培養路徑。要實現學習、實習、就業的零距離對接,學生、學校、企業三方受益學校應該根據企業發展需求來調整課程結構,要制定校企合作教育教學管理機制。
關鍵詞 中職教育 校企合作 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6.004
Explore New Mod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enterprises Cooperation
WANG Chen
(Xuancheng Technical School, Xuancheng, Anhui 242500)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need to develop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an important train route. To achieve learning, internships, distance docking employment, students, schools, businesses benefit all three parties that schools should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urriculum structur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develop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中職教育的重要目標是培養符合社會要求的高技能人才。為此,需要優化教學內容,采取靈活的教學形式,而校企合作模式,是中職學校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
1 實現學習、實習、就業的零距離對接,學生、學校、企業三方受益
1.1 學校應該根據企業發展需求來調整課程結構
在校企合作中,學校的課程改革應該滿足企業的要求,實現結果導向到過程導向的積極轉變。因為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學校應該根據企業用工的實際情況,注重知識傳授方面隱形知識取代顯性知識成為發展趨勢,在教學內容安排方面要更加注重實踐性,應用型知識內容應當在所有學習內容中居于主導位置,中職學校需要注重動手教學的安排,確保學習內容和生產實踐緊密結合。
1.2 要制定校企合作教育教學管理機制
要制定校企合作教育教學管理機制,首先必須要規范校企產學研的工作程序。學校可以通過邀請企業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到學校參加學校管理機制的完善,特別是在技術工人需求和預測、專業設置、培養方案設計等方面,需要必須要過完善機制,以保證聽取企業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的意見。
要制定校企合作教育教學管理機制,還要建立教學質量評價督導機制,要通過質量評價監督機制,落實校企合作的落實情況和實施效果,為了做好對校企合作實施效果進行評價,需要統一命題、統一監考、統一評卷、統一登記,以利于學校與企業按照同一評價標準和體系去有效評價校企合作的效果。
1.3 要正確處理校企合作的關系
(1)處理好理論學習和實踐訓練的關系。校企合作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最終培養能夠滿足企業需要和社會要求的社會主義勞動者和建設者。其中,理論學習是前提,通過理論學習,可以掌握今后工作中所遇到各種問題的基礎理論。還可以讓學生學習到基本的文化理論知識,這是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中職院校培養的勞動者同時也是社會公民,要想成為合格的社會公民,必須具備基本的文化知識和素養。中職學校培養的勞動者是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主體,而并非工具,所以必須得到尊重,必須具備基本的文化素養。這些都是理論學習所要實現的目標。同時,實踐訓練則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基本方法和措施。通過實踐訓練,設定與今后實際工作基本一致的環境和場景,在實踐中提高認識,掌握實踐技能,提高實踐水平。
(2)要正確處理受教育者的雙重身份的關系。在實施校企合作教育中,學生作為最重要的參與主體,其積極性和創造性應當被調動起來,真正參與到實踐教學活動中去,真正在理論學習和實踐活動中獲得認識上的提高和實際技能的飛躍。在實踐教學中,給予學生一定的經濟補助,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通過正向的經濟激勵,提高其參與校企合作實踐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實現當初設定的教學目標。
(3)要正確處理以工作任務為依據和以職業能力為基礎的關系。校企合作的課程設置必須要考慮到工作實際情況,與企業今后工作實際相一致,而不能脫離工作實際。要以能力為基礎確立課程內容,學生到企業實習,要強化對專業領域最新知識、技能和方法的學習和傳授,注重在實踐中創設高度仿真的工作情境。校企雙方要在這方面達成共識,要精選典型產品組織教學活動,使工作任務典型化、具體化,豐富學生的直觀體驗。教學標準要涵蓋職業標準和崗位要求的內容,使校企合作的課程設置能為校企雙方帶來實際的利益。
1.4 采用任務引領型課程設置,實現“工學結合”、“做學一體”
任務引領型課程既重視發揮企業技術專家和行業專家的課程開發作用,又發揮企業知識工人在實踐中的主體作用。既把握職業崗位現在與未來對從業者的要求,又把握職業教育的規律,課程設計要有利于師生互動,使“工”和“學”都能達到人才培養的要求。 任務引領型課程建設的重點是:(1)優化人文素質的課程。(2)完善專業課教學標準,提高專業課教學質量。
2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利益協調和保障機制
2.1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利益協調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涉及到對方主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方的利益都應該兼顧,才能保證制度設計和運行能夠得到各方的支持,其實質是要求制度的運行必須要嚴格遵守市場規律,兼顧各方利益訴求。
(1)有實施總體規劃的校企合作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會的成員可以來自政府,政府的支持是校區合作的政策保障。政府相關部門,特別是教育部門、經貿部門、勞動部門等直接相關部門在校企合作中都會發揮重要的作用。成員也需要和學校和企業的代表,企業和學校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具體落實人,其訴求和主張應該得到尊重。
(2)配備能夠滿足實踐要求的辦公室。校企合作必須要有一定的辦公環境,需要具備基本的物質基礎。辦公室是基本的物質基礎,只有具備了辦公場所,相關人員才能安定下來,才能有心思、有精力從事實踐工作。通過配備能夠滿足實踐要求的辦公室,也可以讓學生有歸屬感,能夠及時有效保障學生的權利。
2.2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利益保障
通過制度保障利益訴求是校企合作成功的經濟基礎,必須要考慮各方的利益訴求。
(1)切實保障學生的利益。學生是校區合作的參加者,是學習培訓活動的對象,必須要通過經濟激勵,提高學生參加的積極性。如對參加校企合作的學生發放一定的勞動補助,既可以激勵學生,又可以減少學生的經濟壓力,可以獲得學生家長的支持,獲得家長的支持和理解,對一些家庭困難的學生,無疑是雪中送炭。實際上也可以提高企業和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此外,還可以為參加實踐的學生購買社會保險和其他商業險,這樣可以預防學生在工作中特別是一些危險工作中可能面臨的風險,還能留住學生,讓學生心甘情愿在畢業后留在企業工作,可謂一舉多得。
(2)企業好學校利益的保障。對企業來說,通過校企合作,可以發掘和培養今后的員工,而具備較強勝任能力的員工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最寶貴財富。
對學校來說,中職院校教師普遍存在實踐操作能力弱、理論功底強的現狀。通過校企合作,可以定期選派教師赴相關企業去做短期工作,深入企業生產第一線親身了解最新的行業工藝設備、生產技術等的情況,掌握企業對人才培養和專業變化的要求,從而增強教師的教學能力。同時,還可以積極引進企業中有豐富實踐經驗和教學能力的工程技術人員來校做兼職教師,或者不定期地邀請企業技術專家舉辦專題技術講座,這樣能夠有效地帶動教學改革,確保專業教學內容與時俱進,保證了專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提高了專業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學校與企業建立起深層的合作關系,一方面建立了真實的工作環境,學院可以了解企業最新的技術、工藝以及對員工的要求,有利于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專業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遵守工作規范、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講求實效,扎實工作。再則,這種全新的模式不可避免地會和傳統教學模式發生沖突,這就促使我們改變傳統的學科型教學模式,深入進行教學改革,真正體現職業教育的特點。
參考文獻
[1] 侯秉文.加強校企合作共同培養技能型人才[J].濰坊高等職業教育,2010(2):23-25.
[2] 李村,葛超.構建校企合作模式提升學生職業能力[J].職教論壇,2010(2):73-74.
[3] 余洪英,劉焰余,吳軍,呂科.高職校企合作模式的幾點“冷”思考[J].科技信息,2010(20):592.
[4] 黃亞妮.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比較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04(28):15-18.
[5] 韓清杰,高紅梅,葛雨.基于“雙贏”的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0(11):144.
[6] 孫菲.高職院校與企業共建多方共贏的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