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旗等
摘 要:教學模式是教學理念的體現,是教學方式的提煉,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手段。雙語教學模式是實現雙語教學目標及教學過程控制的重要手段。雙語教學使學生有機會用外語的思維構建起一種學科性的知識體系和用外語進行思維的學習方式。開展《針灸學》雙語教學是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學生在國際學術上交流。怎樣采取有效的雙語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雙語教學氛圍等策略以保障雙語教學的順利開展,成為我們重點研究的課題,現匯報如下。
關鍵詞:針灸學 雙語教學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F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a)-0199-01
隨著針灸治療技術對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在高等醫學院校中開展《針灸學》的雙語教學勢在必行。由于《針灸學》是在針灸專業的學生中開展的必修課,課程涉及內容多、范圍廣、難度大、理解程度要求高,而且面對的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給雙語教學帶來諸多的困難[1]。研究者自2008年開展雙語教學,現將在開展雙語教學中所遇到的幾個常見問題及對策總結如下:
《針灸學》是由《經絡腧穴學》、《刺法灸法學》、《針灸治療學》三部分組成。這三部分內容分別在大學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分上下兩個學期完成。在開設雙語教學之前對學生進行了一次調查問卷,結果表明二年級有8名同學反對在《針灸學》中開展雙語教學,占全班總人數的13.79%;有20名同學對在《針灸學》中開展雙語教學持無所謂態度,占全班總人數的34.48%;只有30名同學贊成在《針灸學》中開設雙語教學,占全班人數的51.72%。三年級有9名同學反對在《針灸學》中開展雙語教學,占全班總人數的15.79%;有23名同學對在《針灸學》中開展雙語教學持無所謂態度,占全班總人數的40.75%;只有25名同學贊成在《針灸學》中開設雙語教學,占全班人數的43.85%。四年級有15名同學反對在《針灸學》中開展雙語教學,占全班總人數的31.25%;有15名同學對在《針灸學》中開展雙語教學持無所謂態度,占全班總人數的31.25%;只有18名同學贊成在《針灸學》中開設雙語教學,占全班人數的37.5。同時對學生進行了大學英語四、六級通過率調查問卷,二年級通過率占全班總人數的20.69%,三年級通過率占全班總人數的52.63%,四年級通過率占全班總人數的74.51%.。在上述兩項問卷調查中發現學生掌握英語的能力隨年級增高而提高,更加便于開展雙語教學,但是部分學生產生很多顧慮和消極情緒,會阻礙雙語教學的開展,引起授課教師高度重視,并積極的向同學們講解雙語教學的概念和意義,引導同學意識到雙語教學不是教英語的課,而是幫助他們提高運用專業課英語的能力的課。重點、難點一定會用中文反復強調,確保課程主要內容的掌握。
據國內的雙語教學研究的專家的估計,每節課中涉及第二種語言的板書、幻燈、語言等所加起來的總量要占到每節課內容50%[2]。我們對專業思想建立和學生的英語能力等多方面的考慮研究決定,將采用保持型雙語教學方法(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即學生剛進入學校時使用本族語言,然后逐漸使用第二語言進行部分學科的課程的學習。
將《經絡腧穴學》課程內容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經絡腧穴概論、經絡的縱橫關系及經絡腧穴現在研究為了穩固專業思想和提高學習興趣,此分別內容以漢語講授為主,專用名詞采用雙語教學形式,如:十二經脈、十五絡脈、五輸穴、郄穴等。第二部分為經絡腧穴各論,此分別內容前四條經脈(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組太陰脾經)以漢語講授為主,重在讓學生掌握經脈循行規律、經脈病候特點、腧穴定位解剖結構、主治操作要點。其中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的課程內容以雙語教學形式為提高英語的運用能力,將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的課程內容的板書、幻燈全部英語表達,對重點、難點內容、未提到過解剖用語和病名將漢語講解,其中經脈病候、腧穴古代文獻及現代報道仍以雙語教學形式表述。
《刺法灸法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重在技能的掌握。我們計劃將此門課的全部內容采用雙語教學方式,但教學效果卻和我們預期的結果大相徑庭。重點、難點表現的不突出,許多的操作方法學生不能完全的掌握或有時造成誤解,部分簡單的內容如名詞解釋,雙語占有大量的時間,部分課程內容不能有力完成。經過研究后我們把教學方式進行整改。將易理解的內容以全英文的形式表達,而技術技能較強的內容以幻燈、語言采用雙語的形式,重點、難點內容反復漢語強調。
《針灸治療學》分為總論、各論兩部分,考慮到總論的內容在《中醫基礎理論學》、《中醫診斷學》、《經絡腧穴學》和《刺法灸法學》都有明確講解,所以全英語方式表達,難理解部分漢語補充說明。而各論的內容融匯內科、兒科、婦科、外科、骨傷科、皮膚科、五官科和急性病等病癥,范圍之廣,內容之繁雜,為此我采用幻燈、語言采用雙語的形式,重點、難點內容反復漢語強調。
總之,在一節課里面要說兩種語言,對于授課教師來講具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它不僅是語言的轉換,還涉及到思維方式的轉換。大學的授課方式不同于初高中,它必須具有一定的啟發性和開放性,思維方式的轉換常常會影響教師的”臨場發揮”。而且對于學生來講,最重要的是他們能聽懂。如何在授課時做到既讓學生聽懂,又讓老師的思維方式不被打斷,是雙語教學的關鍵。可以考慮的解決方式是中英文夾雜法,即關鍵詞可以英文夾雜在中文中,反復講解中讓學生適應。其次重要內容采用中文一句和英文一句的穿插翻譯法,這是大多數學生喜歡的方式,但是千萬不能一直采用這種方式,不僅浪費時間,影響課程進度,而且極容易打斷授課教師的思維。另外可以考慮簡單的、容易的內容多用英文。但隨著課程的開展,雙語教學的優勢也會逐漸凸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的升高,會使課堂氣氛活躍,師生互動增多,從而大大提高授課效率[3]。
參考文獻
[1] 陳立章.推行“雙語教學”所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2,12(5):106.
[2] 路振富.40年雙語教學在醫學教育中的實踐與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3(6):60-61.
[3] 趙榮,劉自力,王建明.《針灸學》雙語教學中的幾個常見問題[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9,7(12),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