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箏是我國傳統的樂器,有很強的感染力。其精妙絕倫的技法以及飽滿深情的情感表達一直深深的吸引著聽眾。演奏者通過高超的技法和精準的情感表達達到與觀眾共鳴的狀態。本文就以青年演奏家劉樂的《袖夢》為例,分別分析古箏的演奏技法和情感表達,最后闡述古箏演奏技法和情感表達的關系。
【關鍵詞】古箏;演奏技巧; 情感表達;《袖夢》
古箏是我國傳統的民族器樂,歷史悠久,具有強大的藝術表現力以及情感渲染力。古箏演奏通過演奏者對于古箏樂曲的理解,借助于古箏來達到與觀眾共鳴的狀態。演奏古箏作品,必須讓聽眾感受到心靈與精神的雙重享受。所以,一曲成功的古箏樂曲,必須具備高超的演奏技法以及深入理解古箏作品中的情感表達,本文分析青年演奏家劉樂的《袖夢》,來闡述古箏演奏技法和情感表達的關系。
一、劉樂及《袖夢》簡介
(一)劉樂簡介
劉樂是當代青年演奏家,也是唯一一位橫跨兩代十大演奏家的標志性人物。劉樂演奏古箏最大的特色是敢于嘗試多元的演奏路線,注重現代與傳統并重,為古箏的演奏帶入了新鮮的血液。由于對音樂以及傳統樂器的獨特理解,劉樂的演奏有著獨特得舞臺魅力,所演奏的樂曲有了靈動鮮活的氣息。
(二)《袖夢》簡介
《袖夢》是劉樂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劉樂自己創作的古箏曲,其靈感來源于我國古典舞蹈“水袖舞”。劉樂運用雅樂的音律以及音樂線條表現出“水袖舞”的各種形態,讓人仿佛置身于“水袖舞”的演出現場,感受水袖舞力的美感以及水袖飄舞的柔美感。
二、劉樂《袖夢》中的古箏演奏技巧
劉樂在演奏《袖夢》的時候,主要運用的是唐樂的音律以及律動的快板來表現水袖舞的剛柔并濟。唐樂的音律使用,使得《袖夢》中帶有傳統以及靈動的氣氛。加入快板,可以代入輕松歡快的氣氛,體現了水袖舞中力的美感與節奏。劉樂是當代古箏演奏家中的青年才俊,他不僅僅秉承了傳統的古箏技法,有著超高的技術,也有著現代青年的不拘泥于常規,所以在他的演奏中,會靈活的變換演奏技巧,從而形成他自己的獨特的古箏演奏效果以及他獨特的演奏技巧。劉樂的《袖夢》通過他獨特的演奏技巧以及他豐富的古箏情感表達傳遞給觀眾動人心扉的絲絲情意。
三、劉樂《袖夢》中的古箏情感表達
劉樂《袖夢》是用古箏的形式來表現水袖舞的力量與柔美的結合。劉樂演奏的《袖夢》通過對作曲內容的理解,準確的講《袖夢》中的情感傳達給聽眾,劉樂在演奏《袖夢》時,情感傳達特點有以下幾點:
(一)準確把握《袖夢》箏曲特點,尋找情感突破點
劉樂的《袖夢》是自己編導的一首作品,靈感來自中國傳統舞蹈《水袖舞》,對于水袖舞來說,最重要的是力的掌握,這里的“力”分為用力和表現力,用力可以理解為水袖舞的技巧,只有用好力,才能收放自由。而表現力就是通過演員的表演表現出水袖舞的柔美和韻律感。這兩個力必須合二為一。劉樂的《袖夢》深受水袖舞的影響,集技法與感情為一體,相互結合,在技法中融入感情,找到感情的突破點,將《袖夢》細膩準確的呈現給觀眾。
(二)在情感表達時恰當的使用肢體語言
劉樂在演奏《袖夢》的時候,除了使用嫻熟的技術和對這首曲子的深入理解之外,還在演奏的過程中使用了恰當的肢體語言,把觀眾更好的代入了整首曲子中去。因為隨著古箏藝術的發展,聽覺上的感受已經不能滿足觀眾了,聽眾也在視覺上不斷的追求美感。所以劉樂在演奏《袖夢》的時候,自己首先是陶醉其中,用眼神、表情、手勢都運用其中,在展現力量美的時候,他是歡快的、愉悅的表情;在展現婉約力量的時候,他是含蓄的。這樣的表情代入使得劉樂的《袖夢》演奏的時候,觀眾能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三)結合演奏技巧,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風格
劉樂是一位極富表演力的古箏演奏家,他的演奏技巧已經融入了他的演奏風格中,成為一體。在聽劉樂演奏《袖夢》的時候,甚至會忽略掉他的演奏技巧,而是融入他所帶給觀眾的那個水袖舞的境界中去。聽到耳朵里的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音符,而是經過劉樂處理的藝術品。劉樂在演奏《袖夢》的時候,完全是發自內心的藝術表達,他的曲風非常細膩,甚至比女性演奏家還要細膩,但是在細膩的同時又不缺大氣,也正是這樣的演奏風格,使得劉樂將《袖夢》演奏的淋漓盡致,讓聽眾通過聽感受到水袖舞“行云流水”的萬般形態。
四、古箏演奏技法和情感表達的關系
(一)技法是情感表達的基礎
在古箏演奏中,技法是基礎,只有扎實的,變化多端的技法才能演奏出美妙絕倫的古箏曲。古箏從開始出現到現在,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和演變,技法也慢慢的變得復雜。古箏的傳統技法包括按、顫、揉、推等,這些技法也在不斷的變化,成為現代技法。現代技法的出現,也使得古箏的發展有了質的跨越,也給古箏的演奏增添了新的內容,更好的使音樂靈動起來。不管是悲傷的樂曲還是激昂的樂曲,都能夠演繹的完美。所以說,技法是情感的基礎,只有好的技法才能將音樂完美的演繹出來,帶給聽眾全新的古箏演奏視聽盛宴。
(二)情感是技法的升華
情感是古箏演奏者通過自己對整首曲子的理解,通過古箏對曲子意境、形象以及情緒的表達。演奏者通過對曲子情感的理解實現自我表現。所以情感是曲子的靈魂,是曲子的精華。一場精彩的演出,是會讓人忽略掉演奏者的技巧,只是感受音樂帶給聽眾的震撼,到最后聽眾記住的只是這首曲子表達的情感。情感的表達時演奏者通過演奏者面部表情、眼神、動作來傳達,這些都是技法之外的,也是能夠感染觀眾最主要的因素。在《袖夢》這首曲子中,正是由于劉樂對整首曲子情感的把握以及完整的情感傳遞,才能激發聽眾的感官,帶動聽眾的熱情。
所以說技法是古箏曲演奏的基礎,而情感是技法的升華。只有這兩者相互結合,互相促進,才能演奏出精彩絕倫的古箏曲。
結語
一個成功的古箏演奏者不僅僅需要過硬的技法,更需要對于作品整體情感的把握。所以古箏演奏家在進行演奏時,要準確的理解整首曲子的背景以及情感,并且通過古箏和技法準確的傳達給聽眾,這樣演奏出來的曲子才有生命力,才能將最好的演奏效果帶給觀眾,帶動觀眾一起享受視聽盛宴。
參考文獻
[1]韓雪. 古箏演奏中音色技巧的把握[J]. 音樂時空(理論版),2015,04:126.
[2]何蕾. 試析古箏演奏中音樂表現力的提高[J]. 四川戲劇,2015,03:138-139.
[3]蔡丹丹. 淺析古箏演奏中的情感表達[J]. 音樂時空(理論版),2015,08:94.
[4]胡海瑛. 淺論古箏藝術的情感表達及發展[J]. 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10:125-126.
作者簡介:馬語燕,女,西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古箏專業,研究方向 :古箏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