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敏
【摘要】社會早已進入了知識大爆炸的信息時代,如何把學生的心穩穩地留在課堂上,讓他們想學、愛學、樂學呢?本文就有效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在關愛學生、激發興趣、減負、高效應考方面的落實談談具體做法。
【關鍵詞】以學生為主體 ?關愛學生 ?激發興趣 ?減負 ?高效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9-0142-01
當代社會早已進入了一個知識大爆炸的信息時代。如何在豐富多彩令人眼花繚亂的獲取知識、技能和學習途徑的社會把學生的心穩穩地留在課堂,讓他們“想學”“愛學”、“樂學”呢?這是一個挑戰。下面針對這一現狀,就全國正在深入研討大力倡導的有效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落實談談我的想法、看法、和做法。
一、關注學生,關愛學生
有效教學和傳統教學相比,不再側重關注教師的教學活動,而是更側重關注學生這個學習的對象和主體,關注學生做為一個“全人”,怎樣促進進步和全面發展。古語云:親其師信其道。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我認為,首先就要從思想和行動上關注學生關愛學生。信任和關愛是走進學生內心的鑰匙。作為傳承者,教師不僅僅要在知識技能和做人道理的傳授上做到毫無保留,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更重要的是從情感上,把學生看成自己的孩子。雖然生物教師不比家長和班主任與學生接觸的時間多感情深,但是生物教師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體現情感教育人文關懷。比如,課上看見學生身體很不舒服的時候,生物教師可以噓寒問暖,也可以派人陪同該學生去醫院看病。畢竟,好身體才是學習的本錢。再比如,課上課下發現某些學生情緒很沮喪低落或者煩悶暴躁憤怒的時候,生物教師在課下也可以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交流,只有學生心理健康了,學生作為主體的學習熱情才有可能提高。再比方說,看見學生因為午自習作業太多沒有得到很好的休息,下午第一節課打瞌睡的時候。生物教師可以撥三分鐘讓學生下樓用自來水清洗臉,通過上下樓的身體運動和水的刺激和精神上的打岔可以幫助學生趕跑瞌睡蟲。如果發現絕大多數學生精神萎靡不振昏昏欲睡的時候,甚至可以干脆放5—8分鐘讓全班同學休息一下。與其讓學生帶著疲勞低效的學習,不如讓學生休息一下,有精力、有感動的時候能更好地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多站在學生的角度為學生著想,多給予學生更多的愛心細心耐心和寬容心。我認為,在情感上建立的這種良好關系,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只有當學生充分發揮以自己為主體的學習熱情,才有可能事半功倍的促進學生作為一個“全人”的發展。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對生物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學生為主體的積極自主式的探究性研究性的學習才有了一個堅實的心理基礎。怎樣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呢? (一)要通過調查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所在
比如,小學生剛入初中第一節課,可以進行問券調查:《科學》課有沒有上,愛不愛上?有沒有看過央視的《人與自然》、《動物世界》《科學探索》等節目,喜不喜歡看?學生喜歡哪些電視節目?喜不喜歡電腦和手機并用它們玩游戲?通過調查,不僅可以了解學生生物知識的基礎,還可以知己知彼,了解學生的心理、愛好,方便在今后的生物教學中有的放矢。
(二)可以從細節的處理上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比如:1.講到地球上形形色色的植物動物時,可以把書上靜止的圖片變成實物、模型或者多媒體動畫。2.講到一些枯燥的知識時,可以盡量與豐富有趣的活動相結合,讓學生動起來。通過讓學生聽口令上、下、左、右、轉動眼球,學生對眼肌作用的了解就更直觀更感興趣了。3.某些教材上難理解的知識點,不夠全面的內容,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視頻,增強學生的理解力,拓展學生的視野。比如,講到復雜精細的眼球結構,可以看國際知名學者的動畫解析。講到人的進化,可以觀看央視的四集紀錄片。4.盡可能多的開展實驗。由于中學生還處在好奇又愛動的年齡,所以,幾乎都是很喜歡實驗的。作為農村中學,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靈活機動的開展實驗。有時,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實驗。比如經典實驗《顯微鏡的使用》肯定要開的。再比如,觀察花的結構,我們可以利用學校有桃樹、油菜地、櫻花樹等條件,適時開展校內課外實驗活動。只有抓住了學生的心理特點,研究教材,不斷地發掘可以提升學生興趣的點,靈活多樣地采用適宜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就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的熱情和動機。
三、在教學環節上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比如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時間安排上、組織形式上、教學過程中等等都可以處處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給學生減負呼吁了好幾年,可是放眼看去,居然出現了一種越減越重的怪相。如何才能實實在在減輕了學生負擔,又進行了有效高效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呢?我認為搞好作業安排和復習應考是關鍵。在生物作業的安排上我是這樣做的。教育局下發的兩本作業書《補充習題》和《同步訓練》,我們挑選題量較少難度適中而且一節內容才出一次作業的適合學生的《補充習題》為學生的跟蹤作業,而且,這份作業中,只做選擇題、連線題和判斷題,填空題不做。每節作業時間控制在15分鐘左右課堂內完成,每兩周上三節生物課,第四節生物課不僅可以做作業,而且還可以當場評講。這樣,即容易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又容易監督和杜絕學生的抄襲,還可以做到生物作業不占用學生課余時間,真正的減負。至于《同步訓練》上的題目,可以有選擇的挑一些作為學生課上自主學習、或者精講精練的題目。針對有學習就有考試考核的情況,為了防止學生知識點的遺忘,我們每半學期可以編一次各章知識要點,作為學生復習應考的資料下發給他們,學生可以利用課堂時間進行朗讀背誦或者同桌之間問答或者自由組合大小組組內提背。幫助學生利用最少的時間,抓住最重要的知識點,進行最有效且高效的復習,能調動以學生為主體的主人翁意識。
總而言之,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每個學生都能高高興興地學生物,輕輕松松地增長了知識技能,學有所獲,促進了發展,甚至還學會了一些做人的道理,這是我的生物課的職業追求。希望,今后仍然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想學生所想,助學生所學,更大限度地發揮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發展繼續進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