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銀花
摘 要:目前,住房公積金已覆蓋我國各個省市自治區,推行住房公積金制度能有效地轉變住房分配機制,提升住房資金的積累和周轉率,從而形成國家、集體、個人三方共同負擔解決住房問題的機制。該文從住房公積金使用率低、覆蓋率不高等問題,提出一系列針對性改善對策。
關鍵詞:體制建設 住房公積金 不足之處 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F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2(a)-0238-02
住房公積金就是國家機構、外商投資企業、國有企業、城鎮私營企業等單位繳存長期住房儲金,是員工及其單位根據規定存儲專用于職工住房支出住房儲金,住房公積金是由單位職工一同繳納,最終所有歸于職工個人所有。隨著住房公積金制度日益發展成熟,為解決我國居民住房問題做出重要貢獻。我國于1991年開始推行住房公積金制度至今,住房公積金制度經歷多個發展階段,其住房保障作用成為支持住房建設和住房需求的重要內容,從而實現住房公積金的保值和增值。
1 住房公積金管理的不足之處
1.1 管理制度先天不足
根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住房公積金的決策機構屬于管委會,因管委會屬于協調性組織,多數成員對住房公積金政策、法規缺少專業性知識,其決策過程只流于形式。同時,管委會不具備獨立的法律主體資格,無法承擔相對應的責任及風險。反之,管理中心既不享受決策權力,卻還要承擔因決策產生的風險責任。同時,管理中心屬于資金運營機構,不僅沒有根據金融機構的要求對待,也并未賦予其相應的金融職能,違背其內在發展要求,上述問題隱含一系列潛在風險,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住房公積金效能的發展。
1.2 住房公積金使用效率低
推行住房公積金制度的目的是解決低收入者買房、建房資金短缺等問題,讓中低層收入家庭能夠買得起房、住的上房。從全國角度來看,我國多數企業繳納的住房公積金使用效率不高,有多數資金沉淀在資金池內未出現流動情況,導致住房公積金并未發揮應有的功效。從地區差異的角度來說,各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加上不同居民的住房消費觀有所差異,部分地區推行的住房公積金制度落實效果好,一些小城市或偏遠地區住房公積金使用效率不高。
1.3 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面不高
住房公積金是一種具有強制性、工資性的積金,根據該《條例》制度的明確規定,國家機構、國有、外商投資企業、社會團體等機構均有為該企業職工繳納住房公積金的義務。現階段,我國推行的住房公積金只適用于城鎮居民,在城鎮居民中覆蓋率較低。從我國所繳存的住房公積金情況表明,多數繳納住房公積金的單位為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三資企業、私營、民營企業等非公有制企業繳納的公積金較少。這項《條例》也明確指出,管理中心可對沒有依照規范繳存住房公積金結構進行經濟處罰。若向法院提出強制執行的要求,執行成本較高、效率不佳,加上存在惡意違法的情況,管理中心時常一籌莫展。基于上述情況,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變成一句空話。
1.4 缺乏有效的保值增值手段
為確保每位繳存住房公積金職工的合法權益,防止住房公積金貶值,《管理條例》明確指出管理中心應對歸集的資金實施保值。截止2014年末,全國住房公積金繳納余額為37 046.83億元,實繳住房公積的單位有206.50萬個,實繳職工約11 877.39萬人。根據我國已有的收益水平和使用效率,想要確保住房公積金增值保值尤為困難,一批小規模的資金,使用率低的管理中心依然會發生虧損情況。同時,增值收益分配方面的權屬不對稱,根據規定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除了提取貸款風險與核銷管理費用外,其余均轉為城市廉租住房補充資金。因此,部分地方政府把這部分資金當作解決廉租住房的主要資金,違背《管理條例》的立法要求。從資金和增值權屬角度來說,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隸屬于住房公積金所有者的財產,其使用范圍要應用到住房公積金有關的管理運作范圍。
2 基于體制建設下完善住房公積金管理對策
2.1 完善住房公積金管理體制
首先,合理調整與住房公積金有關的政策法規,便于公積金管理委員會發揮有效地決策及監督作用。基于上述管理模式下,公積金管委會隸屬于較為松散的組織機構,對管理中心財務、人才具有實際控制權,管理中心決策能力不佳,導致其決策作用無法有效實施。可以將管委會改革為常設機構,履行行業相關的監督和管理職能,把管理單位下調作為管委會的下屬機構,履行針對性的運作職責,高效解決管委會監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其次,不斷地健全外部監管體系,從而把財政、銀行監督落到實處。實際工作過程中,財政部門一般只對管理機構預算情況進行審核,并依照《條例》各項規定對該行政區域內收繳的住房公積金使用情況進行相應的監督。
2.2 擴大住房公積金覆蓋范圍
首先,進一步修改或細化《條例》相關規定,確保該條例存在極強的可操作性。如,該《條例》將住房公積金的相關內容歸總到勞動合同法中。其次,逐步完善管理中心的行政執法能力,其可合理運用其他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歸集方式,具體執行中采用恰當的手段履行其應該承擔的行政職責。最后,必須加強與工商財政等部門的資源和信息共享,有利于管理中心及時掌握哪些企業沒有繳納住房公積金。同時,做好繳納住房公積金的宣傳工作,讓人們增強繳納住房公積金權利和法律意識,確保住房公積金應繳盡繳。
2.3 提升住房公積金使用效率
管理中心屬于政策性的金融機構,可以借鑒銀行業拆借、異地存取等業務運行方法,促使住房公積金在不同省、市間合理調劑或拆借,確保住房公機金在全圍范圍內有效流動,政府應采取針對性措施提升住房公積金使用效率,確保整個制度的有效運行。同時,對中低收入者首次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應給予一定政策支持,發揮其對中低收入者政策性住房保障功能。同時,解決部分地區住房公積金大量沉淀問題,提升住房公積金使用效益,有效地發揮住房公積金支持住房保障的功能。
2.4 實現住房公積金的保值、增值
管理中心是金融機構為客戶帶來多數選擇機構,能改變傳統住房公積金強制存款要求,增設一系列儲蓄和貸款品種,將存貸和權利合理集合,充分展現公平、資源的原則,讓其在住房金融領域發揮更好地作用。如果住房公積金資金充裕,可推行開發資金運作,實施項目封閉的措施,參加建設經濟適用房、廉租住房等公益保健性產業,擴大其使用范圍。同時,充分借助住房公積金制度低存抵貸的特點,開展彈性或浮動的貸款利率,促使住房公積金對低收入、特困收入者減免利息政策,在制度內達到住房保障作用。針對部分家庭情況不好的借款人,實施適當減免貸款利息等正常,加大住房公積金貸款綜合社會效應。
3 結語
總之,住房公積金是在經濟建設過程中為改變傳統的住房分配制度,逐步提升工資收入中住房消費比重。因此,針對主觀公積金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改善對策,促使公積金制度蓬勃發展,讓住房公積金制度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馬燕.淺析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業務風險防控[J].中國經貿,2015,31(22):69-70.
[2] 韓希春.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貸款風險管理研究[J].經濟視野,2014,13(6):463.
[3] 滕瑋.加強基層住房公積金檔案管理的對策思考[J].檔案與建設,2013,15(9):63-64.
[4] 石夢瑋.對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內部控制的思考[J].財經界,2014,41(36):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