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輝
摘 要: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環境下不能再運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只有充分利用新課改的理念充實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才能讓學生有效地學習。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新課改
新課改推進過程中,作為教育工作者應對教育理念、教學方式進行更新與改進,如此才能符合時代的要求,才能有效地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故而,教師需要積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促使課堂教學注入生命與活力。由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應注重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通過數學教學有效地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進行有效的數學學習,提高數學學習能力。本文就對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究,希望通過筆者的分析能夠有效地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
一、注重在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教學理論已經充分應用于教學活動中,同時經過實踐發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故而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是非常有必要的。
1.數學教學引入階段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數學教學引入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與年齡特點,以有效設計與學生相適應的教學引入,從而充分誘發學生學習的欲望。要是教師還是運用傳統的理念方式進行教學引入,學生可能感覺乏味,難以通過教學引入有效地調動數學學習的積極性,阻礙了學生對數學進行有效的學習。由此,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引入之前一定要充分結合學生的興趣。例如,在新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三角形”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大膽說出關于生活中的三角形以及有關三角形的性質與知識,讓學生能夠在教學活動中主動參與。當然,教師還需要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通過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
2.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活動中,可以充分結合數學教材中的內容誘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使學生以教材內容為基礎進行探究與實踐,如此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能夠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例如,在進行“軸對稱”中的“畫軸對稱圖形”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說出關于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通過對軸對稱圖形的舉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對軸對稱圖形的舉例,觀察軸對稱的性質與特點,在課堂上畫出軸對稱圖形,促使學生通過實踐掌握知識。
二、創造良好的數學課堂教學環境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能夠促使學生進行良好的學習與有效的學習。這就需要教師運用情感教學,利用情感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構建一個和諧而民主的數學課堂教學環境,加強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同教師的溝通與交流。如此,能夠讓學生與教師形成一個良好的關系,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信賴。如此,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進行數學學習。并且,教師還應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能夠暢談自己對數學的看法,引導學生在碰到難題時主動向教師詢問,并可以積極踴躍地回答教師的問題,使學生能夠同教師一起參與數學教學活動。由此,教師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能夠有效地讓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主動進行數學探究,提高數學水平。這也是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主旨,讓學生通過有效的數學學習促進全面發展。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數學教學
時代的發展,直接促使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發展與應用。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有效地應用多媒體教學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讓學生能夠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易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而在一般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憑借自己的語言進行授課,工具也只能使用黑板、粉筆與教科書,對一些抽象的內容很難讓學生掌握,難以讓學生對這些抽象的數學知識產生理解與運用。例如,教師在進行新人教版八年級“勾股定理”授課時,若只是運用語言的描述,很難讓學生理解什么是勾股定理,更別談利用勾股定理解決問題了。但要是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進行演示,拿生活中的例子進行勾股定理的講解,讓學生充分理解勾股定理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就能夠讓學生有效地掌握勾股定理的概念。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能夠讓學生將在課堂上學習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由于初中學生的閱歷還不夠深,其抽象思維還未發展成熟,故而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是極為重要的,它不但能夠促使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數學探究,同時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由此,廣大的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斷地進行探究與實踐,從而推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闕建華.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環境的有效性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1(03).
[2]楊世聯.例題教學中的“變臉”藝術: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性教學初探[J].新課程學習:綜合,2010(10).
[3]夏宗林.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J].文理導航:中旬,2010(07).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