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
信息技術是一門以實踐活動為主的學科,對于活動管理,有很多老師往往有力不從心的感覺,有的老師疏于管理,導致課堂混亂。要提高課堂的教學有效性,如何加強課堂管理呢?
一、小組協作,培優輔差
在課堂整體教學中,教師的統一演示或個別輔導,有時只會讓部分學生真正進入課堂中,沒有入門的學生就會自由散漫,講話、吵鬧、玩游戲,不跟隨教師的思路,課堂教學有可能失控。
合理采用分組協作教學方式,能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在學習《用多媒體介紹湖北名人》這一課時,我將作業設為《用多媒體介紹自己》。讓寫作能力較好的學生與較弱的學生為一組,以優輔差,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成果等,一起創作出自己的文字簡介,并用文本處理軟件進行編輯,然后配上圖片、音視頻信息,然后分享成果。讓人人都有事做,人人都有進步。這種任務驅動、分組合作的活動,規范了課堂秩序。
二、小組競爭,彰顯特長
信息技術課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一門課,下課鈴聲一響,學生便一個個箭步如飛,沖到機房。環境的變化讓學生的情緒十分高漲,但學習態度十分不好,他們經常抱著一種娛樂的心態來上課,在教室里面吃零食、學生之間相互走動、講話等情況十分普遍。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小組競爭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高漲的情緒穩定,讓放肆的心態收斂。
在學習《拼音打字好又快》一課時,打字練習是枯燥的,學生很容易開小差,講解指法要求,學生很不愿聽。教學時先讓學生玩《金山打字通》中的游戲,比賽誰的成績好。學生在“青蛙過河”等游戲的實踐中發現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練習好指法。這時再講指法練習,學生學得很認真,秩序也好多了。
三、師生協作,情感交流
信息技術課每周課時少,間隔時間長,一個教師面對的學生又多。一個學期下來可能能記住的學生很少,這樣在他們調皮的時候不能準確地叫出他們的名字,也給了他們不守紀律的機會。作為教師,我們就要抓住一切可以與學生交流的機會。課前課后早來遲走,和學生聊聊,了解學生,培養感情。給學生留下自己的QQ號,在課后與學生多作交流。在學習《QQ連著你我他》這一課時,我為每班建立QQ群,讓學生都加入班級群,利用網絡與學生交流,加深情感,以拉近距離,以幫助我們規范課堂秩序。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作為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的主陣地,我們應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運用一定的教學方法加強課堂管理,使課堂生動、活潑,富有藝術性。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