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瑞龍 陳詩蘭
成功是一種習慣,小學生正處在成長發育期,行為習慣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所以,小學教師要肩負起學生習慣培養的重任。下面談談我的具體想法和做法。
一、培養課前預習、思考及質疑的習慣
課前預習能提高學習新知識的目標性和針對性,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還能培養其自學的能力和習慣。數學課前預習只靠課堂四十分鐘是不能完成的,這就需要家長積極督促孩子自己去看書、去發現問題,堅持家校聯合才能把預習落到實處。
二、培養觀察、傾聽與深思的習慣
觀察、傾聽與深思習慣,既包括上課認真觀察、仔細聽講的習慣,還包括分析數學問題時仔細閱讀、認真思考的習慣。擁有觀察和傾聽習慣的學生在聽講時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學習數學切忌不求甚解,犯“蜻蜓點水”的毛病,為此,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深思的習慣。
1.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解題的前提是審題,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能使學生從小養成做事細心、踏實的品質。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深思的基礎上找到已知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系。
2.培養學生認真計算的習慣
計算是小學生最基本的技能,可以激活思維,培養學生沉著、冷靜的學習品質。一個從小就能慎重對待計算的人,將來就不會輕易草率做事。
3.培養學生復習、檢查和改錯的習慣
復習是學習之母,可以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嘗試采用回憶加討論的方法,先讓學生回憶當天學習內容,然后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解決不懂的問題。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鍛煉了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作業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鞏固和升華,做作業是學生最基本、最經常的學習實踐活動。教師強調檢查作業,可以幫助學生養成改錯的習慣。檢查改錯的習慣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教師要讓學生在做題時保留改錯痕跡,還要請家長監督檢查過程,這樣就會使學生逐漸養成檢查改錯的好習慣。
三、培養學生敢于嘗試的習慣
自信心是成功人士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質,在人的一生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要培養學生敢于嘗試的習慣,就要讓學生經常對自己提出較高要求,在失敗中看到成功的希望,以此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同時,在常規教學中,教師還要提倡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引導、鼓勵學生經常使用“我認為”“再讓我來試一試”“我還有更好的方法”等用語提出不同的意見和建議,從而喚起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他們克服困難的能力和不怕挫折的精神。
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