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敏
摘 要:當前,幼兒園教育仍然面臨很多問題,受到社會各階層的高度重視。提高幼兒園的整體管理水平是時代發展所需,是教育事業發展所需,同時,也是幼兒健康成長所需。班級教學是幼兒園管理的主要模式,精細化班級管理模式是提高幼兒園教育水平的關鍵手段。重點分析了幼兒園班級管理中的精細化管理問題。
關鍵詞:新環境;幼兒園班級管理;精細化管理模式;學生;教師
幼兒園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在幼兒園班級管理中采用科學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幼兒學生的茁壯成長。對此,幼兒園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精細化管理模式的重要性,要積極探索研究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符合學生發展要求的班級管理模式。要不斷研究科學的班級管理模式,積極采用精細化班級管理模式,為幼兒營造寬松、和諧、溫馨的成長環境。筆者通過分析幼兒園班級管理的現狀,結合國內外相關理論以及自身教學經驗,探討了精細化管理模式在幼兒園班級管理中應用的必要性以及具體措施。
一、精細化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粗獷的幼兒園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發展要求,新的教育理念的形成已經迫在眉睫。傳統的幼兒教育理念猶如籠統、可操作性差、很難落到實處。精細化管理模式是一種科學的、符合時代需要的管理模式。所謂在幼兒園班級管理中進行精細化管理,具體是指在管理過程中制訂詳細的操作措施,使每位教師都會進行科學管理、事事都有人進行科學管理,明確管理責任,遇到問題要及時找到相關負責人,及時解決問題,以提高教學質量。
幼兒園教育階段是國家教育中的基礎階段,只有良好的、高質量的幼兒園教育,才能為我國培養高素質的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奠定基礎。管理是一種協調各種人際關系的工作,班級是幼兒園管理的最小單位,把班級管理的各項工作都做到位,發揮管理的積極作用,也就從基礎上提高了幼兒園的管理水平,提高了幼兒園的教學質量,從而對國家建設、社會發展起到正面的作用。教師要注重班級管理中的每一個環節,對每一個環節進行科學管理,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為幼兒的成長營造健康、陽光、和諧、溫馨的氛圍。
二、精細化管理模式的具體應用
1.教師要具備呵護幼兒的愛心和耐心
幼兒正處于成長的基礎階段,懵懵懂懂、不諳世事、脆弱嬌嫩、天真可愛。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幼兒的影響巨大,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教師要具備足夠的愛心和耐心,認真對待每一個幼兒,給予每一個幼兒足夠的重視,用心關懷每一個幼兒,保持足夠的耐心,讓幼兒感受到教師的愛,讓幼兒更加喜歡教師、信任教師、尊重教師,讓幼兒在教師的關愛中健康成長。
2.轉變教師角色
在傳統的幼兒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處于主導地位,幼兒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所灌輸的東西,師生之間沒有建立平等的關系,不利于培養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利于幼兒的茁壯成長。在新的幼兒教育環境下,教師要轉變角色,要向教育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發展,把主導地位交還于幼兒,充分尊重幼兒,讓幼兒成為管理活動的主人,引導幼兒進行自我管理,培養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讓幼兒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比如,在幼兒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可以制訂科學合理的獎懲制度,要對幼兒優秀的表現予以肯定和贊揚,對幼兒不好的行為予以懲罰,以此讓幼兒規范自己的行為。
3.發揮家長的作用
家長在幼兒的成長中是不可或缺,家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校和家長的科學配合更有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對幼兒家長進行管理是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對幼兒家長管理的重要性。教師要與幼兒保持密切聯系,采用合理的方式及時將幼兒的生活和學習狀況反映給家長,及時指正幼兒家長不當的教育行為,同時,教師也要積極聽取家長的意見,與幼兒家長一起協商幼兒教育方案,與家長攜手,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共同努力。教師將幼兒家長的管理工作做到位,有利于提高幼兒園的班級管理工作質量,促進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應用。
實踐證明,精細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兒教學質量。廣大幼兒教師在幼兒園班級管理中要善于利用精細化管理模式,讓幼兒在最好的氛圍中去學習、去成長。筆者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觀點,希望能夠為精細化管理模式在幼兒園班級管理中得到廣泛應用作出貢獻,希望幼兒教育的前景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張富洪.論無縫式接軌的“幼兒園班級管理”課程的構建[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1(05).
[2]王大軍.精細化管理,走強校之路[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華夏教師篇卷1[C].2013.
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