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娜
摘 要:處在青春期的學生,容易受到異性的吸引而產生愛慕之情,從而形成了家長、教師和社會眼中的“早戀”現(xiàn)象,學生“早戀”是學生成長中的正常現(xiàn)象,只是有的人自制力強,沒有沉淪在這樣的情感中,有的人自制力弱,因而耽誤學業(yè),有的甚至做出悔恨終生的事。教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能使青春期的孩子安全愉快地度過屬于他們的花季雨季。
關鍵詞:守護;青春;教師
我國一般把青春期年齡范圍定為10~20歲,有的學生小學五、六年級就進入青春期。青春期是性心理萌芽期,有的學生開始嘗試與異性交往。一般情況下,他們并不是真正意義的戀愛,只是彼此有共同的語言,喜歡一起交流和彼此欣賞。學生出現(xiàn)“早戀”,作為家長和教師,如果采取打罵、限制交往、公開曝光等手段只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甚至導致逆反心理,出現(xiàn)相反的結果。下面我從心里健康教育方面來談談如何處理好“早戀”問題。
一、著重開設“青春期健康教育”課程,加強學生青春期性教育
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把“青春期健康教育”課程列入學校課程計劃中開設,并安排專職教師對進入青春期的學生進行授課。提倡男女學生一起接受教育,不用分開講授。青春期教育主要是性教育,我們可以按年齡段來講授課程。對10歲到15歲的學生可以講授:生命孕育的基本知識、青春發(fā)育的生理規(guī)律、青春期身體的變化等現(xiàn)象。對15歲到20歲的學生可以講授:性的安全健康和身心保護、反對濫用毒品等知識。
二、班主任定期召開主題班會,引導學生遠離早戀
班主任應該選擇適當的時機,通過主題班會,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友誼、什么是愛情,把異性同學之間純潔的友誼和愛情區(qū)別開來。引導學生把握異性交往的基本原則:(1)男女生不互相追逐、打鬧,避免肢體上的接觸;(2)不接受或給予異性食品、禮物等;(3)不要在異性宿舍附近逗留。
三、教師要細致了解、關心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早戀的現(xiàn)象
歌德說:“哪個少男不善鐘情,哪個少女不善懷春?”但是青少年對愛情的真正含義還缺乏理智健全的認識,往往表現(xiàn)得幼稚、盲目、沖動。如果處理不好,輕則荒廢時光,耽誤學業(yè),重則影響雙方家庭的安寧和幸福,甚至會對學生成年后的生活和心理帶來危害。教師與學生接觸的時間長,容易發(fā)現(xiàn)早戀傾向,如果發(fā)現(xiàn)一點苗頭,不能聽風就是雨,要多方了解,只有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有效教育。
四、用理解和尊重的態(tài)度來幫助學生擺脫早戀的苦惱
情竇初開不是罪惡,甚至不是過錯,青春期的情感,青少年敏感而脆弱,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及時了解,更需要我們的理解和尊重。教師在確定學生早戀之后,不能大肆宣揚或公開處理,而要單獨談話,和學生真誠地進行交流,引領和疏導他們正確地對待朦朧的感情,讓愛的種子得到心靈的溫暖和呵護!
在學校心理咨詢室里,小玉(化名)向我傾訴她這段時間的苦惱:“我和小峰是鄰居,兩人經常一起回家一起返校,學習上既是盟友也是對手,他一直擔任著班上的學習委員和班長,平時兩人的討論交流比較多,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發(fā)現(xiàn)自己開始喜歡上他了,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我的注意,上課時我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講,學習成績已經明顯下滑。我知道不應該這樣沉淪下去,可是自己又無法將他的影子從腦海中抹掉,我整天為此心煩意亂,我不知道該怎么辦……”。針對她的煩惱,我給了她幾個疏導情感的方法:(1)正確對待自己的情感,不要有心理負擔;(2)用寫日記宣泄自己的感情;(3)減少與對方的接觸,而且把心態(tài)擺正;(4)多參加各項文體活動轉移注意力;(5)走到戶外散心,或者在曠野中吶喊,緩解心中的郁悶和煩惱;(6)傾聽輕音樂,讓自己心境平和;(7)多看勵志奮進的書籍,不看不健康的書籍和電視;(8)制訂周密可行的學習計劃,制訂自己遠大的目標;(9)多和教師或父母溝通,有心事要及時交流,共同解決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疏導,小玉覺得自己心情沒有那么壓抑,能把精力投入到學習中了,她相信自己能把這一顆愛的種子藏在心底,現(xiàn)在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
五、家長要做孩子青春期教育的良師益友,積極地將課堂引向家庭
家庭是孩子的避風港,父母應該做到善解人意,要尊重與信任孩子,多與孩子交流感情。對于孩子已發(fā)生的進行問題,學校應與家長共同協(xié)商后,采取一致的態(tài)度和積極的辦法處理,避免出現(xiàn)意外。
花季是美好的季節(jié),但絕不是成熟、收獲的季節(jié),美好的情感要有合適的土壤和豐富的養(yǎng)料。讓我們一起守護屬于自己美好的青春!
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