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正霞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和普及,許多新的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得到了應用和嘗試,有些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與此同時,初中語文教學也出現了部分問題,限制了新課程教學效果的發揮。以此為基礎,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歸納總結,并對其存在原因進行了說明,最后提出了改善策略,以期為推動初中語文教學效果提供借鑒。
關鍵詞:素質教育;初中語文教學;問題;策略
初中語文教學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對于學生的學習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新課改教學背景下,我國上下掀起了素質教育的浪潮,也取得了顯著成績,針對語文教學環節存在的問題,筆者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相應解決對策,目的就是為推動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改善提供有益探索。
一、初中語文教學環節問題探析
1.教師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效果尚需提升
受長期教學理念的限制,加上有限的教學條件,一些教師的教學理念相對陳舊,仍然采用老舊的教學手段,填鴨式教育依然存在,素質教育只是一紙空文,并無實際效果。部分語文教師僅僅機械地應用特定的教學方式,難以對各式各樣的教學內容應用相應的教學手段,課堂效果明顯欠佳,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2.教學手段尚不精細,仍然處于粗放式授課階段
新課改實施以前,粗放式教學現象較為普遍,實施之后,這一現象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遏制,但是在部分地區依然未能全面消除,精細化教學之路依然漫長。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單調地應用粗放式教學手段,將教學重點和環節定位在各種考試上面,甚至為了提高考試成績,斷章取義地進行教學,難以將語文的真正內涵和其中的美感傳達給學生,使其切實領略到語文的真正魅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3.缺少科學的教學手段,課堂交流存在缺陷
目前,初中語文教學形式單一,仍然采用單方向的問答式教學手段,缺乏有效的教學策略。課堂教學氣氛不夠濃烈,教師單方面地講課,學生單方面地接受講解,對教學內容缺乏有效的思考,加上受教師教育背景和教學水平高低的制約,有效的教學手段相對匱乏,教學策略僅僅是讓學生對相關內容進行機械的死記硬背,無法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無法有效提升學生的創造性學習思維,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學習熱情的提高,造成學生學習興趣降低,制約了學習效果的優化。
二、改善初中語文教學問題的策略研究
針對初中語文教學在新課程背景下存在的問題,筆者在資料調研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了深入分析,進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現總結如下:
1.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教師教學理念的提升和改變取決于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語文教學若想改變當前初中語文教學所處的不利局面,必須加強自身不間斷地學習。這就客觀上要求教師在教學之余搶抓學習,著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努力扭轉傳統教學理念,不斷提高學習熱情。除此之外,教師應該開闊視野,在做好基礎性教學的前提下,認真思考新穎有效的教學手段,果斷摒棄過時的教學方法,大膽采用新式的教學策略,切實扭轉“填鴨式”教學方式下教師滔滔不絕的講、學生機械重復的背,將教學手段定位在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果上,創造性地采用新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2.改變教師講、學生記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發揮主體作用,加強引導
語文教師應該對初中語文教學環節的動態性、持續性、師生互動性本質有清醒的認識和正確的態度。教師和學生在這一背景下處于同等的地位,師生間應該以相互尊重的態度共同提升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不僅僅視為受教育的對象,更應該將學生視為和教師同等重要的課堂構成要素。教師應該有計劃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這就要求語文教師摒棄老舊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采取量體裁衣式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思維,協力提升語文教學水平。
3.進行探究式問題設計,實施啟發式教學模式
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時,教師應該不斷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框框架架,不斷摸索,大膽改革,勇于嘗試,有效利用教學資源,在備課和教學時,不斷使用啟發性模式,對學生采取啟發式的教學手段。允許學生隨時提出不同的觀點、發出不同的聲音,允許學生不斷提出創新性觀點,不再將教師視為教學環節的絕對主體,應該加大互動交流力度,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拓展思維,積極參與教學環節,使學生在自我學習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進而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
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應該針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解決之道,創新教學手段,突破教學思維,明確教學目標,改變教學方法,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水平,最終實現新課改規定的素質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李亞.初中語文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J].文學教育,2012(08).
[2]王翔飛.淺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新課程,2011(0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