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振文
課程實施是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教學又是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換句話說,沒有高效的課堂教學,即使有縝密的課程計劃、明確的課程標準以及圖文并茂的教科書,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泛泛而談,達不到我們預想的效果。因此,追求“有效教學”提高課堂教育的質量勢在必行。“有效教學”的理念源于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它屬于一種教育理念。所謂“有效”,主要是指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衡量教學是否達到高效的唯一標準。下面我將圍繞課堂的實效性談以下幾點:
一、課堂教學效率低的表現
目前我國的中小學教學,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教師很辛苦,學生很痛苦,一節課下來,一個學期下來,甚至一學年結束學生都毫無進步,更無從談發展。這就充分表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缺失,教學效率極其低下。主要表現在:(1)班級學習機會差異較大,部分學生不會聽課,課堂實用時間少;(2)課前預設偏差,備課不到位,沒有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另外,教師教學水平低、課堂調控能力差、缺乏愛崗敬業的精神也是有效性缺失的體現。
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課堂教學中存在的有效性缺失嚴重抑制了課堂教學功能的整體實現。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侃侃而談,講得頭頭是道;學生在課堂上聽得茫然無助,毫無興趣。也許這樣的課堂在表面上看似“滿滿當當”,但實際上卻造成了學生的“空空如也”,這樣的教學就是低效教學,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教學呢?
(一)掌握學情,從學生實際出發
在教學之前,我們必須依據課程標準、年段要求,深入研究本班學生實際,找尋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踏踏實實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能力,極力避免課堂作秀,防止低效教學。
(二)把握學生,制訂準確合理、有層次的教學目標
當研究了解了學生的實際后,我們就要研究教學內容與目標。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所在,在教學活動中起著導航作用,是避免低效課堂的重要途徑。有效的教學必先具備合理高效的教學目標。就拿語文學科來說,一堂課我們不僅重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適度掌握,更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讓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得到發展。
(三)深研教材,在閱讀教學中優化主問題的設計
優化主問題的設計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質量。避免一灌到底、零散無主等重重弊端,抑制教師的喋喋不休,找準教師在課堂上所處的位置,很好地發揮其主導作用,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活動的主體。在現今的課堂教學中,優化主問題設計的途徑有很多,例如,(1)緊扣教學的重、難點設計主問題。(2)依據學生的學情設計主問題。(3)從課文的標題入手設計主問題。(4)從關鍵詞或關鍵句入手設計主問題。(5)從事件的發展變化和人、事之間的關系入手設計主問題。例如,在教學《老人與海鷗》一課時,我根據課文的主要內容、結構,緊扣文章的重、難點,并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選擇了一條有效途徑:緊扣教學的重、難點設計主問題。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主問題:默讀老人精心呵護海鷗的部分,想一想老人和海鷗之間有著怎樣的感情,你是從課文的哪些地方體會到的,做一些簡要批注。由于這一部分層次分明、結構清楚,學生能輕易找到老人呵護海鷗的幾個場面:喂海鷗、喚海鷗、談海鷗。根據這三個場面,我又設計了一系列的子問題,盡量做到讓課堂放而不散,讓主問題能得到更好的優化。例如,在喂海鷗場面中我設計了如下問題:畫出老人動作的詞并談體會。通過老人動作的描寫,讓學生體會老人喂海鷗動作的嫻熟,由此感受他們的和諧,引出老人對海鷗的愛,為主問題服務。在喚海鷗的場面中,我讓學生有感情地去朗讀,并換位思考“假如你是老人,你會怎么呼喚這些海鷗?”以此來設身處地地感受老人對海鷗的愛……
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設計的主問題是:默讀第二部分,說說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出海鷗對老人的深厚感情的,談談你的理解。老人去世之后,海鷗的一舉一動出人意料、使人震驚、讓人感動,海鷗對老人的感情滲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間。在教學時,我把這部分分成了三個小片斷,讓學生讀自己喜歡的場景,從動情地朗讀中體會海鷗對老人的愛。
在本節課的教學即將結束時,我結合以上內容,設計了第三個主問題:這一組鏡頭讓我們深受感動,讓我們為之感慨,我們不禁要問,海鷗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舉動呢?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起到了回歸整體、升華情感的作用,使整堂課變得完整而有序。由此可見,優化主問題的設計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恰當的教學方法有利于進行深層的學習活動
有了合理適宜的目標,還需要恰當的教學方法。我認為教學方法應該從學生學情出發、把握教學內容、找準學習需求、分清學習層次這幾點來選擇。重點要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并且注意目標和內容的整合。再次值得一提的是,教學方法絕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變,它要做到因人、因境、因地、因文不斷變化。
一節課的成功與否,不是看課件做得多精致,不是看環節設置得多或少,更不是看教師表演得有多激情,而是要看學生是否已經掌握了當堂的知識,是否達到了我們的教學目標,所以,在今后的教學道路上,我們必須不斷反思,從學生實際出發,在“有效教學”這一理念的指引下,努力打造高效課堂,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主動學習,輕松獲取知識。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