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毅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化學學習的起步時期,這一時期關系到學生化學基礎牢固與否,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提高警惕,不放過任何的細枝末節,從而幫助學生打牢化學基礎,為以后高中化學的學習做好準備工作。因此,本文中我將與大家一起探討一些關于初中化學教學方法與技巧。
【關鍵詞】初中化學? 教學方法? 探究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1.106
眾所周知,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而化學就是一門專門研究物質的自然科學。化學主要在離子、原子、分子的基礎上對物質的結構、性質以及組合形式、演變規律進行具體的研究,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科目,并且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初中階段是化學教育的啟蒙和基礎階段,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進入高中甚至是大學后的學習成效,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轉變教學理念,提高對初中化學的重視程度,同時還要不斷創新教學手法,培養學生對于化學的學習興趣,從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提高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打好基礎。
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任何科目課程內容的設置都有其自己的規律,對于化學來說更是如此,化學充滿著各種神奇的反應,學生要想學好化學光是付出時間和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在我看來“愛學習不如會學習”,因此對于學生來說,學習習慣的養成尤為重要。
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初中階段的化學同物理一樣都是一門新增的學科,學生對化學缺乏基本的基礎和認識,這雖然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障礙,但是也給教師培養學生學習習慣方面提供了機會。尤其是學生剛剛開始接觸化學的時候,學生在學習上對教師的依賴性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要大得多,因此,教師在幫助學生適應這門科目的時候,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讓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通過提前預習課本上的知識,學生可以事先了解下一節課教師所要教授的具體內容,并且找出自己認為難以掌握的知識點,從而在聽課過程中有所側重。預習既可以幫助學生及時了解自身的知識掌握水平,樹立自主學習和自我評價意識,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勵學生主動探索自己不明白的問題,從而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養成自我檢測的學習習慣。在我看來,自我檢測可以具體分為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日常檢測,對于初中生來說,每天下午教師都會留下相應的課后作業,對于教師來說,每天的課后作業都是帶有一定的目的性所布置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檢測和鞏固,所以,學生要利用好這一資源,在完成課后作業的同時,不斷發現自身的問題所在并及時進行記錄,對于自己完成不了的題目,可以采用一些方法進行輔助性的解答,但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一定要杜絕抄襲,教師在檢查作業過程中如果發現抄襲現象要嚴加批評,從而讓課后作業真正起到檢測與鞏固的作用;第二個方面就是階段性檢測,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按照教學進度進行知識的階段性測試,往往采用閉卷考試的形式,這就需要學生通過考試進行自我總結,找出自己在每一階段的化學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自我復習或尋求教師的幫助。
二、教給學生正確的記憶方法
在數理化這三門傳統的理性學科中,化學是最考驗學生記憶力的一門學科,尤其是初中時期是學生的化學入門時期,因此教材內容的難度會比較低,但是內容涉及面會非常的廣泛,因此,需要學生進行記憶并熟練的運用的化學符號、化學公式、實驗反應等內容多且雜,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大量的記憶,而學生在記憶方面往往缺乏方法,容易死記硬背,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利用自身經驗掌握的科學記憶方法教授給學生,從而幫助學生邁過化學學習的記憶門檻。
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教給學生科學的記憶方法。對于實驗步驟,化學反應、定律等方面的內容教師可以在講課過程中配合簡單實驗進行講解,讓學生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記憶;而對于一些基本的化學符號和物質名稱等,學生則只能通過不斷地重復進行機械記憶;而對于化學中涉及的公式,教師則可以采用例題帶入的方式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進行掌握。
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分類整理。一方面,化學教材中不同部分的知識點之間往往是有聯系的,教師可以將有關聯的知識點進行整理,總結出具體的知識框架,讓學生按照知識的脈絡進行學習和記憶,從而幫助學生節省記憶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將大塊的、復雜的知識進行細化,讓學生循序漸進,一點一點進行記憶,教師可以將一些拗口難懂的化學規律整理成口訣的形式,從而減小學生記憶的難度。
再次,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開動腦筋自己總結化學的學習規律與技巧,在課堂上與同學進行分享和交流,從而激勵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記憶方法。
三、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相結合
化學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科目,對于學生來說,要想真正學好化學,不僅僅要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學好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可以進行實際的實驗操作,因此,化學教師要做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相結合,讓學生能夠參與到化學試驗中。
首先,教師要正確認識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重要性。受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不少教師對實驗教學存在誤解,認為做實驗容易浪費時間,因此,為順利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提高學生的的學習效率,不少教師往往肆意克扣學生的實驗時間來進行課堂理論知識的講解,這也就導致學生書面考試成績很好,實際實驗操作能力卻非常不理想的情況出現,甚至這種情況會影響學生以后的進一步深造。而在素質教育體制下,學校教育更加重視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保證學生的化學實驗時間,從而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其次,教師要通過化學實驗來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化學實驗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教師可以選擇相對安全的化學實驗讓學生進行自主操作,教師在旁邊隨時進行指導,從而讓學生可以通過進行實際的動手操作來驗證并鞏固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從而真正做到理論知識聯系實際。同時,進行具體的實驗可以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體會到化學的神奇所在,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上是我通過自身的教學實際總結出來的一些化學方面的教學方法和技巧。相信其他從事初中化學教學的教育工作者們也會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一些獨特的教學方法。總之,希望通過不同教師之間思想的碰撞可以激發新的思想火花,為化學教學方法的革新增添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