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翠銀
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六年級有一課是《認識負數》,負數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可能有的學生在生活過程中聽家長提起過,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仍然沒有接觸過,對于他們來說,完全是一個全新的知識點概念。在課堂教學過后,教師要及時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能夠總結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一、教師要聯系實際生活進行教學,從生活切入,便于學生理解
負數的產生來源于我們的生活,又方便于我們的生活,因此,教師能夠認識到負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學生雖然年紀小,但是仍然是接觸生活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聯系實際生活進行教學,從生活切入課堂教學內容,這樣便于學生的理解學習。負數對于正數來說,是以“0”為中點其反向存在的數。教師要能夠認識到,要想使學生學習負數、認識負數、掌握負數,首先要先讓學生理解反向的意思,這種理解要借助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幫助學生理解,否則作為一種抽象的概念,教師難以講述,學生難以理解。教師可以借助電梯升降樓層,讓學生理解何為負數。在電梯中,往往會存在地下一層及地下二層,小學生跟家長坐電梯往地面以上樓層走的時候,摁的就是正數樓層,但是往地面以下的時候,摁的就是負數樓層,也就是說,以地面為“0”,上面是正,下面是負。教師這樣既能夠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理解正、反,還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負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二、教師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明白負數對我們生活的意義
學習一門知識,目的在于掌握知識后能夠更好地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中,造福于我們。因此,在認識負數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生活進行回憶、搜集,交流負數在我們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經過討論交流,學生能夠發現負數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廣泛:溫度計計量溫度用到了負數;爸媽存錢的儲蓄卡會有“+”“-”來記錄錢的存入取出,還有海波高度計算等。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意識到,負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學習到的知識總是會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通過對《認識負數》這一課的教學反思,教師能夠總結出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認識到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及時加以改正。對于能夠調動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法,教師要加以完善,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徐英俊.如何實現數學與生活的對接[J].教育科研論壇,2008(06).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