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娜
摘 要:在推進初中歷史與社會的新課程改革進程中,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教學理念,生本教育的價值變得越來越突出。從課堂教學的角度看,歷史與社會在新課程實踐中涌現出許多優秀的課例,無不強烈地體現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課堂合作學習、課后繼續探究的特色。所以,在歷史與社會教學中嘗試生本教育,不僅可以體現新課程的理念,還有利于學生主動性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生本教育;教學質量
打造生本課堂的目的是為了提升歷史與社會學科的教學質量,以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要點。筆者覺得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可以說為我們打開了解決問題的一扇大門。“生本教育”理論是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郭思樂教授提出的,即“一切為了學生,高度重視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理念,強調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在初中社會課堂中嘗試這種理念,體現“回家做準備,上課找交流”的原則,有利于創設學生學習的課堂氣氛,引導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發揮學生的獨立性與創造性,鼓勵學生自己解決問題,最終促進學生成功的體驗。
第一道,開胃湯:帶著問題與準備來到課堂——導學
蘇霍姆林基斯說過:“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擺在第一位的不是背書和記憶別人的思想,而是讓學生本人進行思考?!币话銜谇耙惶彀训诙煺n程的教學目的、要求,變成學生先學的一個任務導學單——實際上是把第二天的教學要求變成學生先學的一個問題,導學單主要分個人自主完成部分和小組探究討論部分。個人自主完成部分主要安排一般性的知識,學生看書就懂的要點,或
者老師不必花過多時間講解的內容。小組探究討論部分一般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學法指導或具有開放性且有價值的問題探究等。
下面以八年級歷史與社會《英國議會對王權的勝利》為例設計任務導學單:
(一)自主完成部分
1.英國概況:了解現在英國的地理位置、人口、國際地位。
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起止時間、開始的標志、領導階級。
3.被處死的國王是誰?革命的領導人是誰?
4.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最終勝利是通過哪部文獻確立的,此文獻有哪些內容?有什么作用?
(二)小組探究討論部分
1.議會為何要限制國王的權力?
2.議會為何又要保留國王?
3.議會怎樣解決既可限制王權,又能保留國王呢?
4.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有什么特點?這些特點說明了什么?
5.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
第二道,滋補湯:用討論的方式合作釋疑融入課堂——共學
克萊恩認為:“只有學習而沒有參與其中的和沒有實際演練的對象,是無濟于事的,也是不合理的?!苯處熆梢跃徒虒W難點和重點精心設計討論題目,先讓學生相互間進行小組討論,教師也可以參加學生組的討論,討論完之后派代表發言,最后形成一系列觀點,這就是共學。共學環節在歷史與社會生本課堂中至關重要,是決定一節課成敗的關鍵。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一要注意問題的可討論性,問題的解決要使學生獲得哪些信息價值;二是教師設計的一些討論要接近學生的生活,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話說,都能參與到共同的討論甚至辯論中來。
如,《英國議會對王權的勝利》一課,教師設計選擇題讓學生討論: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處死國王后又有封建王朝的復辟,最后通過《權利法案》確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力量強大;B.封建勢力的強大,國王的地位無法動搖;C.通過革命發展資本主義順應時代潮流的要求;D.英國通過革命的道路建立資產階級專政是走不通的。學生進行激烈的討論,最后一致選擇了C。因為如果選A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力量強大,那為什么又有封建王朝的復辟呢?同樣也可以排除B封建勢力的強大,國王的地位無法動搖?!疤幩绹酢?,說明國王的地位并不是無法動搖的。選項D,這個答案也是可以排除的,因為最后通過了《權利法案》確立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說明英國通過革命建立了資產階級專政這條政治道路是走得通的。
共學使我們的課堂天天有討論,課課有討論。共學是否有成效關鍵就在于教師怎樣引導學生,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更多的思維火花。通過討論,我們的課堂活躍起來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強了,師生之間的關系更融洽了,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有了創新的意識,各方面能力都提高了,也增強了對歷史與社會學科的興趣。
第三道,增味湯:帶著更高的興趣和體驗走出課堂——延學
卡爾·威特說過:“教育的秘訣在于喚起孩子的興趣和熱情,從而提高其參與意識?!闭n堂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真正激發學生的熱情,教師還可以通過課后的辯論、鑒賞、實踐活動讓學生繼續保持學習的探究精神,拉近與歷史的距離,從而在歷史學習中獲得人文知識的積累和鑒往知來的通達。
例如,在學習《昌盛的秦漢文化》的造紙術中,可以讓學生在家里體驗用竹簡寫字、在絲綢上寫字和在紙上寫字的感覺,比較優劣。比如,學生親身體會用竹簡書寫感覺笨重,每片寫字一行,將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編聯起來非常不方便,所以要選擇攜帶方便輕巧的書寫材料。但是也懂得了古人之所以豎著寫,是因為在造紙術發明以前,古人是在窄長的竹木簡牘上寫字的,用繩串起來可卷成冊?!皟浴弊志褪呛啝┑南笮巫帧6蜷_卷冊自然是右手執端,左手展開方便。所以,書寫也就是自上而下,從右往左了。
延學,學習活動向課外延伸。形式上,可以是實地考查,也可以是信息的收集與整理;內容上,既可以與當地鄉土相結合,也可以與時政相聯系;途徑上,既可以是所見所聞,也可以是所感所悟,讓學生在課堂外學到更多的知識,增強了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張亞靜.淺談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01).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