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華
摘 要:在信息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將微課有效地應用在課堂教學中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發展趨勢。主要介紹了微課的發展背景、特點及應用前景,通過闡述微課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作用,詳細分析了微課應用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必要性和可
行性。
關鍵詞:微課;發展背景;應用前景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微課已逐漸成為教育技術領域探討的焦點。“微課”又被人們稱為“微課程”。從2012年開始,隨著顛倒課堂(翻轉課堂)、可汗學院等新概念的普及,微課作為顛倒課堂課前預習環節的重要載體,越來越受到研究者和教師管理者的重視。所謂微課,“微”即小,碎片化,是以微視頻(50M左右大小,時長不超過5~8分鐘)為核心組成教學內容來完成特定教學小任務、小目標的教學材料,問題聚焦,主題突出,相對完整,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教學小單元、小環境。
一、微課的發展背景
微課最早出現在美國可汗學院。2006年,孟加拉裔美國人薩爾曼·可汗為給遠在他鄉的表妹補習功課,利用簡單視頻錄制工具,制作了一些十分精短的視頻,供她選擇學習。后來他發現這一做法很有效,并以此創立了一家微課教育網站,提供在線學習、進度跟蹤等服務。現在該網站點擊量每月超200多萬次,成為全世界最有影響的微課學習平臺。
隨著社會的發展,網絡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同時也成為人們交流、學習的重要平臺。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以短小、快捷的內容,以學習者自主選擇的途徑,以網絡視頻的形式構成的微課悄然興起,正越來越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更成為廣大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新平臺。
二、微課的特點
傳統課堂與微課相比有很多相同之處,比如兩者都有一定的教學內容,相應的教學目標,都是教學活動的表現形式;但也有顯著的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
1.內容之“微”
相對于傳統的課堂教學,微課的教學內容更加集中,主題更加突出,往往是針對傳統課堂中的某個教學的重點、難點而展開的教學,內容不在多而在精。
2.時間之“短”
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教學視頻,根據中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視頻的時長一般為5~8分鐘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
3.過程之“全”
一節優秀的微課與傳統的課堂教學一樣,是針對相應的教學內容與目標,精心設計導入、新授、小結等教學的全過程,還要制作必要的教學課件或教具。
三、微課的應用前景
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依筆者淺見,微課的應用前景,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可以搭建思維的橋梁,突破重難點知識
生物課程是高中階段重要的科學課程,在當代科學技術領域中,生物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尤為迅速,成果顯著,影響廣泛而深遠。為了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現行的高中生物教材中編入很多前沿的生物研究成果,例如:體細胞克隆哺乳動物技術的突破、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實施等,有很多是分子領域的研究,具體的變化是微觀的,比較抽象,像很多生命現象、生化反應等教師難以用語言描述清楚,學生也無法深刻感知,而微視頻集聲音、圖像、文字、動畫等于一體,直觀形象,生動有趣,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視、聽等感官的需求,搭起思維遞進的橋梁,降低了認知難度,從而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
2.建構知識網絡體系,理清結構化脈絡
生物學科實際上是由眾多的生物學概念、原理及其相互聯系而建立起來的知識結構體系。高中生物課與初中生物課有著本質的區別,前者將生命系統作為認知對象,而后者以具體的生物為認知對象。因此,應當以系統論的思想觀念來統領各模塊的教學內容,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揭示生命系統的整體性、開放性、有序性和動態性。
3.演示教學實驗,填補實驗空缺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高中生物教學離不開實驗,真實的實驗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教學課時、實驗設備、時空條件等諸多因素的限制,有些學校在教學過程中直接省略掉實驗操作這個環節,不做實驗,而單純的語言講解又會使某些實驗內容顯得抽象和枯燥,沒有說服力,學生也難以理解,課堂教學效果也就不怎么理想。
如果教師能夠借助微課程視頻,用動態的畫面演示實驗具體的操作過程和現象結果,就會填補實驗的空缺,達到殊途同歸的教學目的。
四、反思與展望
在信息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將微課有效地應用在生物教學中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發展趨勢。學生可借助微課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新知的學習或者對已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和補漏,從而實現個性化教學,提高教學效果。但是將微課應用于教學中時,也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并不是所有課程都可以通過拆分成許多微小的教學片段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二是微課的制作與學習都需要一定的計算機技術的支持,并不是所有學生都具有通過網絡進行微課程學習的硬件設施等;三是目前國內微課程主要用于學生課后的個性化學習,微課學習并不能替代教師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04).
[2]彭玉坤.淺談整合性教學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物學,2011(08).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