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軍
摘 要:紀檢監察,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和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涉及經濟建設和企業發展的各個方面。本文從加強紀檢監察隊伍建設、提升執紀監督水平、加強警示教育等多個方面探究如何在新形勢下做好紀檢監察工作。
關鍵詞:新形勢;紀檢監察;預防腐敗
一、加強紀檢監察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履職能力
(一)端正態度,加強隊伍修養和素質是前提
紀檢監察干部是執法執紀者,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為受監督者樹立鮮明的旗幟的前提。紀檢監察干部要時刻牢記自己的使命和責任,為人處事光明磊落、堂堂正正,查處違法違紀案件剛正不阿、秉公辦理,面對腐敗現象和腐敗分子勇于揭發、敢于斗爭。在工作中講究工作藝術,做到以心近人、以誠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安于工作的同時,要樂于工作,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在反腐敗斗爭中一塵不染,在困難面前百折不撓、開拓進取,堅定的為懲治和預防腐敗工作奮斗不懈。
(二)牢記使命,把握好黨風廉政建設制度
制度具有規范和導向作用,具有懲治和預防腐敗的雙重功能,是新形勢下懲治和預防工作的有機統一。實踐表明,滋生違法違紀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落實各項規章制度的機制的不規范、不完善,因此必須從落實各項規章制度的機制入手,有針對性地強化落實各項規章制度的機制建設,才能使各項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促進源頭治理的規范化、制度化。特別要健全對重點部門、人員、崗位、工作環節的制度建設,不斷地完善管理辦法,確保把制度建設貫穿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各個環節,體現到各個方面,用制度規范權力運行、約束干部行為,做到權力運行到哪里,制度約束就延伸到哪里。
二、提升執紀監督工作水平,回歸紀檢監察主業主則
中紀委明確提出紀檢監察部門要“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用鐵的紀律打造紀檢監察隊伍。“三轉”這是新形勢下紀檢監察部門回歸以執紀監督檢查主業主則的出發點。過去,有些紀檢監察部門對自身業務定位不準確,過多介入不應由自己主導開展的工作,進而造成“種了別人家的地、荒了自己家的田”。回歸主業主則,首先,要緊密圍繞執紀監督這一核心,做到牽頭不包辦、督促不代勞、協調不越位,退出不該參與的工作,把重心放在如何搞好監督、做好檢查上。其次,要將目光著眼于對重點領域、關鍵崗位和重要環節的監督檢查,努力延伸監督手臂,創新檢查方式方法,把過程監督轉變為結果監督,由被動監督變為主動立項檢查。最后,要發揮組織協調作用,積極主動爭取黨政主要領導的支持,掃除監督檢查的后顧之憂;要爭取被檢查單位和部門的配合與信任,打通獲取監督檢查資料的渠道;要調動各業務主管部門的主觀能動性,利用好主管部門的專業能力,變單兵作戰為協同作戰,變孤掌難鳴為眾人一心。
三、探索警示教育方式,營造風清氣正軟環境
(一)要以責任教育為主,構筑思想道德防線
定期組織開展案例剖析、典型示范教育和黨紀政紀條規教育。構建完善的宣傳教育責任制,進一步明確各級管理層的黨風廉政宣傳教育“一崗雙責”工作機制。做到黨風廉政宣傳教育與業務經營管理同計劃、同部署、同落實、同考評。要不斷革新教育方式,根據黨員干部的思想作風狀況,提高黨風廉政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解決實際工作中反映的突出問題,切實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使全體干部員工在思想上完成從“不敢腐”到“不想腐”的轉變。
(二)要持續推進載體創新,挖掘警示教育深度
要充分利用好現有信息資源,調動各類傳統和新興媒介推進警示教育實效。工作經驗證明,一方面,要抓好重要時期、關鍵節點,不失時機的開展有針對性的警示教育。如:在元旦、春節前夕,利用彩信、微信等平臺送去新春祝福的同時,做出廉潔自律提示;在勞動節、國慶節等重要節日前,開展以“廉潔過好節”為主題的黨員領導干部集體座談會;在中考、高考結束后,召集有子女升學的黨員領導干部開展以“不辦升學宴”為主題的專題約談會,充分做到監督到位、教育及時。另一方面,要協調和利用好外部資源,充分調動“警企協作”力量。地方公檢法系統作為政府執法部門,擁有企業不具備的警示教育資源,要積極與之取得聯系,采取“請進來”的方式開展廉潔案例剖析、專題法制講座等警示教育活動,達到提升震懾力、強化教育效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