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超?張成學
摘 要:在高職院校體育課教學過程中,對體育公共課進行有效的管理對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最近幾年高職院校認識到對體育公共課進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的很多錯事強化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但是在實際管理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加強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要高職院校體育公共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高了高校管理高職體育公共課的對策,希望本次研究對更好的促進高職院校體育公共課有效管理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高職院校;體育公共課;有效管理
高職院校的額產生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出現的。從上世紀末開始,高職院的人數不斷的擴充,人數在不斷地增加。改革開發之后,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十分高,特別是黨的十八大期間,習近平同志在一次教育座談會上提出了要全面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觀點,全國的各大職業院校迎來的全新的發展時期。現在很多中職院校升級到高職院校,逐漸的進入到高職教育的行列中,這時就要求職業教育必須適應新形勢下的發展,對課程進行有效的管理,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1 高職院校體育公共課教學存在問題分析
1.1 體育公共課教學過程中教學思想陳舊,課程設置單一
高職體育是現代體育教學的基礎,但是我國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一直都是以技術教學為主,培養學生的技能成為了教學的主導思想,將體育教學作為一種鍛煉學生身體的教學手段,而沒有將其作為一門課程去管理。體育不是一種單一的競技項目,其中包含了數十種學科知識,高職院校在在設置過程中應該僅僅圍繞體育學科體系以及當時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進行合理的確定和設置。高職公共體育在很多時候都是重復初高中的教學目標,其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一直存在的低質量重復的現象,這種問題的存在導致了高職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不高,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
1.2 高職院校公共體育教材嚴重滯后
目前,在很多高職院校中,其所使用的體育教材都是中職體育教材或者是高等院校的體育教材,符合高職體育教學目標的教材少之又少。而在一些由中職升級到高職院校的學生中,一些學校甚至都沒有固定的公共體育課教材,此外教師隊伍也是一個急需改進的問題,很多教師還沒有從中專體育教學模式中擺脫出來,還存在著體育就是圈住學生的陳舊思想,沒有對本校的體育課程進行有效的升級和開發。
1.3 公共體育課程組織教學課程樓后
目前在很多高職院校中,雖然院校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開設了選項課程,但是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依然采用高中或者是中專的組織形式,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整個教學活動就是教師以中心,學生附屬的現象。整個教學活動學生都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活動,學生跟在體育課學習過程中幾乎都沒有自己的自由發揮的時間,這樣就降低了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
1.4 高職院校體育公共課教學缺乏必要的監督
在中學體育教學大綱中對從初中到高中各個階段的學生體能、體育技能等多個方面做出了全面和細致的部署和說明,但是在高中階段,在升學考試的影響之下,高中體育教學存在無人管理的現象,其他任課教師隨便侵占體育課,導致了學生在進入高等院校過程中存在明顯的斷層顯現。而進入高職院校之后,其體育公共課教學更是缺乏有效的監督,在教學過程中缺少必要的考核標準監督,隨意性十分大,還有在進行體育監測過程中都是由教師擔任,難以對體育考核的成績的公正性進行全面的監督,學生和教師原因導致了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存在嚴重的監督缺口,限制了體育教學真正作用的發揮。
2 對高職體育公共課進行有效管理的對策分析
2.1 更新高職院校體育公共課的主導思想
教育改革是社會自身發展的必然結果。在當前的教育形式下,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必須走持續改革的道路。從中小學開始,在教學過程中積極的采用素質教學模式,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在高職院校體育公共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應該嚴格按照《大學體育教學大綱》中的關于體育性質以及教學目的的規定,以全面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為根本,增進學生身體健康,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講學習體育技能和強壯身體有效的結合起來,在學生心目中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意識。
2.2 加強理論研究,嚴格監督
高職體育公共課教學要有針對性,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對教師的選擇和開發,對高等職業教育的相關體育教材進行全面的分析,有效的進行權衡和比較,深入思考和分析,在高職院校體育教材不足的情況下盡可能的根據本地區院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實際需求做適當的取舍。同時學校的體育教研組還應該積極的開展課程研究,開發出符合本學院實際情況的教材。對于已經確定了體育教材的院校,教務人員應該及時的對體育教學的情況和教師的教案進行監督和檢查,通過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座談會,了解清楚體育公共課教學的實際情況,存在問題,通過隨機聽課檢查的方式對教材的合理性進行綜合的評價。
2.3 改進高職體育公共課的教學方法
針對常規的競技體育的教學理念,提倡將大眾健身,健康體育以及休閑體育和民族民間體育有效的結合起來,將其納入到高職院校體育公共課教學體系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教授學生正確的鍛煉方法,杜絕將體育教學變為向社會輸送體育選手的體制體育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去強調看、聽、想、聯系的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思維和實踐教學的有機統一。
2.4 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
一個優秀的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對于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來說,學校應該積極的培養教師將這項工作作為一個實現自身價值觀的平臺,而不是只是將其作為一種職業去做。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很多體育項目都具有快速、連續、多變的特點,學生在學習和聯系過程中,稍有疏忽就會對自身造成嚴重的傷害,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和幫助,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恐怖心理,增強學生的安全感,從而能夠有效的提學生完成體育動作的信心。
3 結語
在高職院校體育公共課教學過程中,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還存在較多的不足,這時就需要相關部門,學校和全體師生共同努力。及時的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找出解決的對策,從而全面促進高職院校體育公共課在塑造學生健康身體和心理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袁國長,李盛吉. 大學公共體育課籃球俱樂部教學模式——以遼東學院為例[J]. 遼東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02)
[2] 葛艷榮,殷志棟. “參與式”教學模式在公共體育課準備活動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1(05)
[3] 楊玉茹. 試論高校公共體育課的“輪換教學”模式[J].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03)
[4] 張革平. 全民健身運動視角下的殘疾學生體育健身需求的維護與滿足[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10)
[5] 信偉. 團隊考核在普通高校難美類體育課程考核評價中的正向激勵研究[J]. 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1)
作者簡介
付超(1984-),男,山東聊城人,碩士,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基礎教學部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