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摘要:物理學習習慣是指學生在學習物理活動中形成與表現出來的經常性、自動化的學習方式。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以它積極的態勢,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是培養學生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物理 習慣 獨立思考 預習
高中物理是理科學習的重要課程。在學習的過程中,許多學生有這樣的感受:“下了很大的功夫,卻成績平平,不盡如人意。”“上課聽得懂,課下做題卻無從下手,沒有思路。”于是,很多學生感覺物理太難了,不得已選擇了“棄理從文”。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認為學生的物理成績上不去,并不是單純的能力問題,而是由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造成的。那么高中生應具備哪些良好的學習物理的習慣呢?
一、培養學生善于課前預習習慣
預習是學生自己摸索、自己動腦、自己理解的過程,也就是自己學習的過程。通過預習,學生的自學能力能得到鍛煉,從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好的預習習慣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按課時預習,在課前明確預習作業,課堂驗收預習作業。預習作業應包含以下幾個部分的內容:要求學生歸納出本節課的主要內容;要求學生整理出課本中的概念、公式;要求學生研究、模仿例題的解法,獨立解例題;要求學生仿照例題完成課本相應練習;要求學生嘗試做教師布置的基礎習題。在預習中遇到什么疑難問題,學生先做個標記,在聽課時要特別留心加以解決。
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物理不是聽懂的,而是想懂的。有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不會的問題,不經過認真思考,就立即去求助于教師或同學,這樣即使自己當時明白了,印象也不深刻,時間久了,就會忘記。事實上,解題能力的提高,是在自己冥思苦想的過程中得以實現的。有的學生較長時間沒有做出一道題,這并不代表沒有收獲,事實上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對舊知識進行了整理、加工、復習、總結,這怎么說沒有收獲呢?
三、勤于練習的習慣
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物理技能,不是一下子就能完全搞清楚并掌握住的。只有在完成一定量習題的過程中,經過自己認真鉆研、深入反思才能做到。有些學生的練習書中,圈圈點點、勾勾畫畫,表面上看起來非常亂,但正是在這圈畫中,他發現了新問題,這些生動的記錄,可能驅使他查書籍,找同學,問教師,弄清之后頭腦就豐富了,知識就更系統了。勤于課下練習,除了鞏固所學知識有重要作用外,久而久之,可以形成能力。然而,注重課下練習并不是陷入題海,否則會事與愿違。在做題過程中,一定要追求真會。一般說來,習題做完之后,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反思:反思解題思路、反思解題所用到的物理思想和方法、反思能否一題多變等等。
四、獨立做題的習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教會學生物理知識和解題方法,但最終的目的是形成學生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能力的形成最有效的途徑是實踐,在聽懂的基礎上,要嘗試獨立地解決有一定質量的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在經過一段時間就會實現從不會思考到會思考、從慢到快的轉變,從而逐步形成自己的能力。如果只停留在聽得懂教師的講解、看明白參考書的解答而不去獨立思考和做題,永遠也形成不了自己的能力。
五、培養學生規范解題的習慣
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解題思路更為規范。比如一個力學問題以及力電綜合題、力熱綜合題等,一般都是從畫示意圖,對所選取的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和過程分析入手的。這一步至關重要,關系著整個題的成敗,所以一定要認真仔細。當分析完這一步之后,再選擇合適的物理規律列方程求解,最后對結果進行合理性地分析。而許多學生遇到一道問題,思維就發生“布朗運動”,不是畫示意圖進行按部就班地分析,而是先想用什么規律去求解,急于求得答案,結果適得其反。故此,要求學生一定要養成按部就班分析問題的思路意識。對于答題的書寫格式,許多學生無視規范化的要求,解題過程丟三落四、推理過程雜亂不堪。事實上,卷面亂是思維亂的外在表現,這樣也會造成“題目會解,得分不全”的結果。故此,要求學生平時練習中一定要養成按部就班規范書寫的習慣。解題過程中作圖要清晰,要有必要的文字說明,要有重要的演算過程,要給物理結果帶上正確的單位等等。
六、培養學生善于觀察,認真實驗的習慣
物理是以實驗和觀察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實驗離不開觀察,觀察是研究自然科學的最基本的方法,人們認識自然總要從觀察開始。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大量的信息,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和記憶力,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嚴密的邏輯推理能力。因此,觀察是獲得物理知識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徑,是物理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所以要重視觀察和實驗習慣的培養。觀察不是消極地觀看,而是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細致地觀察物理現象是怎樣發生的,又是怎樣發展變化的,想一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此外,還要引導學生多細心觀察周圍的社會生活和生產中以及大自然中的物理現象,并與課內知識相聯系。使學生逐步養成愛觀察、善于思考的好習慣。
七、培養學生善于進行知識整合的習慣
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東西通過某種方式而彼此銜接,從而實現信息系統的資源共享和協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將零散的要素組合在一起,并最終形成有價值的系統化的整體。學生在學習過程,學到的知識往往是零碎的,不系統的。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進行整理、使其系統化,逐步整合形成一個整體。當學生養成善于進行知識整合習慣后,學習能力和素質將上一個新的臺階。
總之,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很多,但無論培養學生哪種學習習慣,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需要教師持之以恒耐心培養,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來更好地為社會服務。免費論文下載中心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