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寶華
摘要:激發學生課堂參與的熱情是打造高效課堂的保障,教師激發學生課堂參與熱情要講究技巧。想要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參與熱情可以從課前善于設疑、課時善于組織和課后善于評價三個方面入手。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參與 ?激發 ?善于 ?技巧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課堂四十分鐘的效率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成效。所以,如何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就成為了教師共同關注的話題。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觀念已經深心。在現實的課堂教學中,絕大多數教師也都能夠逐漸地從“臺前”隱身到“幕后”,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不斷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應該說,這種教學觀念上的變化是順應教育潮流的,是可喜的現象。
把課堂還給學生,不斷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自然是好事。可是在實際的教學操作中我們又發現有一部分教師也確實把課堂還給了學生,學生的主體地位也確實得到了突出,但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就是不高,課堂氣氛沉悶,課堂秩序雜亂無章,學習效果甚至還比不上原先的“填鴨式”教學,這又是為什么呢?
教學是一門很高深的藝術,單有觀念上的轉變,沒有教學實操上的講究還是很不夠的。以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為例,準確地把握教學的重難點并在教學中加以突破自然是前提。可是更關鍵的是如何在充分考慮校情、學情等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到學習當中來。所以說,只有教師很好地激發起了學生的課堂學習參與熱情,學習的任務才有可能很好地完成,高效課堂才有可能形成。那么,如何才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做到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參與熱情呢?
一、課前善于設疑,激發學生參與熱情
明代學者陳獻章曾說過:“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陳獻章的一席話準確地道出了學習進步之于設疑、解疑的關系。在課文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通常會要求學生在自主閱讀之后對課文的內容、思想情感、寫作技巧等方面去設置疑問。而在這個時候,我們常會發現學生在設疑方面是存在能力差異的。如果我們聽任學生自由設疑并相互解疑的話,那么,就很難保證單位時間內的教學效率。所以,較好的辦法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從教學的重難點出發,去進行面向全體學生的巧妙設疑。當面向全體學生的設疑、解疑環節結束之后,再根據教學時間讓學生自行設疑并相互解疑。
例如,在教學《觀潮》的時候,我就在學生自主閱讀之后,引導學生設置了四個問題:“作者是在哪里觀潮的?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大潮的?作者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象呢?觀潮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設置了這四個問題后,我就布置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之后,學生順利地解決了這些重要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我還根據剩余的教學時間安排了十分鐘讓學生自由設疑并相互解疑。從結果來看,在這堂課上,學生的參與熱情就被較好地調動起來,課堂氣氛熱烈,教學的效果也有了保證。
二、課中善于組織,保證學生參與深廣度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2011年版)》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領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是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師都應該深入探討和研究的課題。
“一枝獨放不是春。”如果課堂學習只是個別優秀學生的積極參與是很不夠的。所以,評判一堂好課的標準往往要把學生參與到學習中的深度和廣度考慮進去。要想保證學生參與課堂的深度和廣度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學習小組的合作、探究。特別是要想保證學生參與課堂的廣度方面,教師一定要對學習小組成員的組成進行合理配置,很好地突出小組長的作用,保證學習小組間的傳、幫、帶的開展。這樣的話,自主學習的課堂才能有效直至高效。
三、課后善于評價,鞏固學生參與效果
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自然也就有了相應的學習成果。在學生交流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之后,是非常需要教師積極正面的評價的。教師以鞏固學生學習成果,促進學生學習進步為出發點,帶著親切、友善的情感積極正面地評價一個學生,是可以很好地起到激勵作用的。而從學生的角度來說,檢閱學習所得,了解自己的得失,明確以后努力的方向更是他們所希望的。因此,學生自然就樂于接受指導和幫助。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悅納式的評價。
實施積極評價,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承認他們在學習能力上的差距。對于學生的不同回答,教師不應該一味地表揚,錯誤地把無原則的贊賞當成評價的唯一標準。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較好的辦法就是采取分層評價的辦法:比如對于優等生的見解獨到的回答,我們可以采用“標新式”的評價;對于中等生的中規中矩的回答,我們可以采用“肯定式”的評價;對于后進生的錯誤回答,我們可以采用“移情式”的評價。這樣的話,學生既看到了自己的點滴進步,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又能明白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日有所學、學有所長,學生的主動參與的意識也就得到了增強。
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的深遠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正因為如此,許多小學語文教師不遺余力地探究更好地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方式方法,也總結出了不少的優秀經驗,比如說通過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調動他們的參與熱情;再比如說多給學生交流展示學習成果的機會,更新學生展示的方式方法,以體驗成功來促進學生的參與熱情……不可否認的,這些方法都是好辦法,都能取得很好的成效。但是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文體、不同的文章風格甚至是不同的思想內容等,是很難有一套萬能的辦法的。所以,要想更好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就要做好課前善于設疑,課時善于組織,課后善于評價三個步驟的工作,然后再根據教學的需要選擇相應的好辦法。
參考文獻:
[1]王鳳.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參與熱情的幾點心得吉林教育, ?2010.
[2]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3]嚴峻.落實課改要求,激發學生自主參與熱情.新課程學習,2014.
(責編 張景賢)